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百千」形式結构上的经典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百千」形式結构上的经典意义

「三百千」形式结构上的经典意义 ?□??? 白云开 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 「三百千」的经典地位:蒙童必读书 ?「三百千」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部蒙书的合称,这三部蒙书在蒙学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自宋明以来,「三百千」已成为中国古代蒙童的基本教材。不光是士人子弟,望族子孙以它们为教材,就是农家子弟或清贫弟子,「三百千」也是他们主要的学习材料。简单来说,宋元以后,「三百千」已是古代中国流行最广,影响力最大,形式也相对最为稳定的教材。它们内涵丰富,已成了蒙学的固定材料,也成为古代中国绝大部分蒙童的学问基础[1]。从这个角度看,能掌握「三百千」的特性和意义,便基本上能抓住中国传统蒙童教材的主要部分,对认识中国传统蒙学可谓至关重要。 「三百千」经典地位的来源:内容 ? 「三百千」主要功能是识字[2],吕坤(1534-1616)认为还兼及见闻、日用和义理三个方面: ? 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3] ? 评价「三百千」时,主要考虑的是内容,以及以上两个功能。 ? 一直以来,有关「三百千」评论的焦点大都放到识字和内容两方面去,并将「三百千」的价值归功于它们的内容上,认为「三百千」的识字量足够蒙童初学之用[4],还认为「三百千」内容涵盖面广,丰富多姿,包括律历、历史、道德、地理等成为中国蒙童第一批知识材料的来源[5]。至于形式,少人提及。即便谈到,也多从方便背诵这条思路思考,认为它们收录的字少不重复,帮助记忆,不使沉闷,仿佛「三百千」除一丁点能方便记诵的形式外,只是识字材料,形式无甚足观。 ? 只有张志公提及「三百千」在语文学习的意义时,曾指出「三百千」的句式早有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但他没有着意从这方面看「三百千」的价值[6]。 ? 事实上,「三百千」内容十分浓缩,能包涵中国文化主要的核心价值,它们满载各方面的知识、规则,包括历史、文化、道德、伦理等,经背诵记牢后,成为古代中国每个人的共同财产,也方便交流和沟通,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大有好处;也成为每人共同的经历和共同记忆,只要一提及,便能产生共识,引起注意和反应,这都该是「三百千」经典意义所在。例如《千字文》的内容分别涉及宇宙自然及物产、历史发展、人生修养、宫廷繁华及贵族生活、历史人物、故事及遗迹、治国及处世之道及日常生活。此外,全文引书22种69次,直接提及人名共36个,地名共19个以及典故17个,这些都成为每个蒙童可贵的文化积淀。[7] ? 此外,「三百千」有不少内容是源于儒家的经典《孝经》及四书五经的。由于儒家著作渐渐成了中国人的经典,因此「三百千」对中国蒙童的学习也有着「经典」的意味。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YOSHIKAWA Kōjirō, 1904-1980)以及中村元(NAKAMURA Hajime, 1912- )认为,中国人「经典」的形成与他们重视现象和实践有很密切的关系。也由于中国人重视现象和实践,因此衍生重视「前例」的思想。这种重视「前例」的思想具体表现在要求人们从过去的经验建立生活的规范,而过去的经验主要记载在书籍中,这些书籍包括《孝经》、「五经」(《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及《春秋》)和「四书」(《论语》、《孟子》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 [8]。 ? 最能表现「三百千」内容的实用价值的莫过于《百家姓》了,因为《百家姓》中全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姓氏,这些对蒙童来说可能过于艰深的材料,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知道中国姓氏不同一般文字,那是文字中属于较冷僻的部分。然而这并不代表它们的使用率较低,与之相反,由于那是姓氏,有的使用率虽然不高,可是一般百姓还是需要认识的,否则在日常生活里便会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那些生活于市井和城乡的一般市民,他们没有求功名和仕进的念头,只是踏实地生活在小区里。可是如果没有《百家姓》的训练,不管他的工作为何,只要牵涉人事,记录和阅读姓氏便变成无可避免的了。如从这个角度看,虽然姓氏一般读写起来都较艰深,对蒙童来说并不轻松,但考虑到它的实用价值,将主要姓氏以四字句式和押韵方法加以整理,好让长于记诵的蒙童熟记过来,实是十分重要的安排。可见《百家姓》列为最基本的蒙学教材是十分正确,而且是有必要的[9]。 「三百千」经典地位的另一来源:形式结构 ? 正如上述,张志公是少数谈论「三百千」形式结构特点的学者,他从擅长的语文教育角度,指出「三百千」有指导蒙童学习句式的成分。事实上,讨论「三百千」形式特点不是没有,而是将焦点放到如何帮助蒙童记诵及识字方面上。 ? 「三百千」出现后,由于广受欢迎,历来都出现大量类似形式的续本和改写本[10]。这正好证明「三百千」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优点,编排上有可取的地方,否则续本和改写本之类的教材是不可能出现的。 ? 事实上,笔者认为「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