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正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正文

《清明上河图》与《雅典学院》绘画是人类文明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建筑设计需要绘画,服装设计需要绘画、书籍插图需要绘画,我们的文化生活离不开绘画。绘画在美化人类生活的同时,也美化着人类本身,给我们带来了一餐餐丰富的精神食粮。中国绘画,简称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绘画品种,其风格在世界美术中自成一家,并在美术界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绘画自成一派,与西方绘画风格迥异,如两者的构图不同、光影表现不同、空间透视形式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材料工具不同。国画使用毛笔、中国颜料和墨在宣纸或丝绢上作画。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分类。中国的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趋渐成熟,山水、花鸟至隋唐已成独立的画科。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盛行,山水画蔚然成风。唐代兴起文人画,至宋代发展,由于元代文人备受冷落、仕途不畅,于是把主要精力投入绘画,以抒发胸中逸气,从而创造了中国绘画史上文人画的最高成就。元代文人画重在写意,而明清两代侧重达意畅神。而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时期,国画均不同程度受到佛教绘画艺术或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比如唐代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就是一例代表。国画与西洋画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艺术特色。国画以墨色为主,色彩较油画单调。墨分五彩:焦、重、浓、淡、清。反映的是文人对淡雅脱俗心境的追求。[1]而在美学法则方面国画是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来表现物象传统,采用的是“目识心记,以实写神”的方法,它不是把物象做纯客观描摹,而是把客观物象与作者的艺术思维融合在一起,把自然形象变为“艺术的形象”,即以物寄情,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艺术加工,将自身的心境或思想寄托于物,并将物、情、品质一同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在画作中,从而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比如顾恺之、王冕、八大山人、唐寅等的作品无一不是如此。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长绢形式(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缓缓拉开卷轴,涓涓小溪旁边的大路上一排驮队,远远的从东北方向汴梁走来、五匹骡马负重累累,前面的马夫把领头的牲畜赶向拐弯处的桥上,后面的驮夫用马鞭把驮队驱赶向前,目的地快要到了,从驮工熟练的驾驿着驮队的神情就知道他们是行走多年的老马帮了。 小桥旁一只小舢板栓在树蔸上,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几棵高树枝上有四个鸦雀窝,看起来与现在鸦雀筑窝方式与高度别无二致。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羊圈里有几只羊,羊圈旁边似乎是鸡鸭圈,仿佛圈里饲养了很大一群鸡鸭,好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不由得让人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般的安详与平和。再看过来,茶馆边的一家农舍饲养着两头牛,虽然就在附近发生了一件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两头牛却无动于衷,它们还是悠哉游哉的反刍着,远处田里的禾苗正在茁壮成长,农夫正在为禾苗浇水施肥。 南边一家两口出行,雇佣了两头牲口及驮夫,还有一个脚夫挑着他俩出行所需物品徐徐向东南方向走去。里边看过去,一家包点店的人与一位挑担买卖人正在谈事情,仿佛能听到他们在对话,明天还点什么油盐酱醋之类东西和什么时候结帐之类话语,再过去又是几家店铺字号,又是一条大道伸向远方并有行人骡马行走。[2]这样的意境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怎不了令人心生向往,浮想联翩呢!《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并没有把一切都画出来,而是留有欣赏者展开想象翅膀的空间。例如《清明上河图》构图从不把“视点”固定在一定的位置,画家采用的是“移动透视”表现手法处理构图,即“散点透视”。张择端将栉比的屋宇,活动的人物通通组织到一个画面里,让人看的多、看得全、看得远、看得细,而且浮想翩翩。又如,图中的一段拱桥,既画桥上,又画桥下,既画屋外,又画屋内,运用“移动透视”的构图法,极大地丰富了图画的内容。另一方面,张择端利用明快、犀利、多变的勾线,再加以皴擦点染、水墨设色等手法来表现形体的质感及阴阳项背等,具有高度的表现力。[3]传统中国画是平行透视,西方画是灭点透视,传统中国画的布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西方画灵活自由。中国画用留白来表现空间,而西方画总是涂满色彩西方画重在写实,中国画重在写意。中国画适宜近看,而西方画适宜远观。对于西方绘画来说,再现是其根本所在。另一方面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拉斐尔·桑西的《雅典学院》最具代表,这幅画的色彩处理很协调,建筑背景全是乳黄色的大理石结构,人物的衣饰有 红、白、黄、紫、赭等色相交错。另外,西方绘画在写实的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