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跑酷,腾挪都市丛林.doc
跑酷,腾挪都市丛林
摔出来的“炫”
“我学习跑酷最初是受电影《暴力十三区》的激发,电影当中大卫?贝尔被黑帮追逐的一场戏堪称跑酷的极致发挥,他在一片参差不齐的屋顶上行云流水般地跳跃,再加上背景音乐营造的紧张氛围,看的时候觉得简直太酷了!”许涛是合肥练习者跑酷俱乐部的发起人之一,虽然他才29岁,却已经是团队里年龄最大的成员了。
“很多人都认为跑酷肯定对身体条件要求很高,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限制,就从年龄来说。我见过最小学跑酷的才六七岁,最大的也有47岁了。”
看完电影的许涛一头就栽进了跑酷里,甚至不惜扔掉交警这个铁饭碗全身心地投入进来,而投入得越深。他也逐渐意识到这玩意还真不太是人玩的。
曾经接受过反恐特训的许涛自诩体能过硬,一天时间就学完了包括三种空翻和各种过障碍在内的38项基础动作。“那时候我觉得跑酷和我在部队接受的400米障碍跑几乎没什么差别,谈不上难度。前空翻、后空翻、单杠后空翻这些我都驾轻就熟。”
但接下来的遭遇却让许涛受了不小的打击,天天扒着跑酷视频学技巧,很快他就认定了“红牛哥”――瑞安?道尔是自己的偶像,“我就照着他的教学视频练。但是经常-一个很简单的动作都要练好几百次才能像样。”
对于这一点,团队主教练薛峰也是深有同感,“刚开始我总觉得会一个空翻就很牛逼,什么技巧都不过是小菜一碟。”直到真正开始练习技巧类动作,他才开始叫苦不迭,“有一个踢月腿360的动作,看着非常简单,就是跃起在空中转体360度然后落地,我当时觉得这个好练就开始练这个动作,硬生生一个多月都没练成,每次要么是转体不够,要么是转多了,更惨的是整个人直插地下。”
动作难学已经是始料未及,更惨的是他们还得天天在外面刷街,在大马路上摔得鼻青脸肿也是家常便饭。
“前年冬天,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找到室内场地,天天都在外面找地方练,因为怕摔,我们就专找草地,但冬天哪还有草啊,草地已经冻得跟水泥地一样了。那时候只要看到哪块地上冒出一两根绿芽来,我们就拼了命地往上摔,压根不知道疼,回家一看才知道背上全紫了,训练中扭到脖子、扭到腿、骨头错位都是很正常的。”但现在回想起来,薛峰还是心有余悸。
摔得多了,薛峰竟然还摔出了经验,他现在已经完全可以灵活掌握哪种动作摔了会疼,哪种动作摔了没问题,“现在练习的时候,我就能有选择地摔,练的时候也更大胆。”
“事实证明,即使有底子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跑酷没那么简单,我看最重要还得经摔。”许涛笑得前仰后合。
也正因如此,很多初学者都心存忐忑,“学员一听这是一项极限运动,就会害怕,觉得危险。”许涛说。这完全是外界的一种误解,跑酷的动作固然看起来是“飞檐走壁”,但它更是一项需要勇气的运动,“哪有运动不会受伤的?作为初学者,首先就是要跨越‘恐惧’这一关。人们面对障碍物的时候,本能的心理反应就是害怕,如果这种心理出现在跑酷队员身上,不仅会影响动作的完成质量,也更容易受伤。”
异类?
“和恐惧相比,更可怕的是不被理解。”自从接触跑酷以来,许涛就遭到了身边很多人的非议,“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跑酷这项运动。从我辞职那时候开始,就有人说我神经病。后来团队在室外训练的时候,一些行人看我们也跟看疯子一般。”
“而且室外毕竟是公共场合,我们总不能看到墙就蹬,看到高楼就飞吧?这在国内属于典型的扰乱社会治安,至少得罚15天拘留。”再加上室外危险性大,雨天又不能训练等等因素,许涛灵机一动想到了“蹭场馆”这个办法。
“那时候我们有一个队员是安徽艺校的,他说那儿的体操场馆很不错,我们就经常去门口碰运气,运气好的话门卫不在就能溜进去,运气不好的话就算溜进去了也会被揪出来。”
时间一长,他们就很难再混进去了,辗转多次之后许涛终于下定决心要自己租一个训练场地,“但场地实在不好找,跑酷训练对室内场地是有一些硬性限制的,比如挑高必须达到4米5以上,场地至少也得几百平方米才够放器械,价钱还不能太贵。”
2012年6月,许涛终于找到了现在这个场馆。场馆位于骆岗街道马王社区的一个村落里,距离合肥市中心一个小时车程,由一个300平方米的仓库改建而成,窗户被封得严严实实,卷闸门拉起的吱呀声都能带起一阵尘土,一盏节能灯孤零零地吊在木质的房梁上,场馆里面零散地摆放着几件训练器械,海绵垫子都被用得“炸”开了芯,墙上涂满了五颜六色斑驳的图案。
“都说这个地方快拆迁了,但我们实在找不到别的地方了,一个月两千块钱,远了点贵了点,但也总比没有好。”许涛已经如获至宝。
他向记者一一介绍了场馆内仅有的几个器械,“单杠相当于室外的扶手栏杆,高台相当于室外落差高的地方,落地的地方还有海绵池可以缓冲,而鞍马相当于隔离带,蹦床可以保证练习空翻的时候不受伤,暂时我们也只有这些条件了。”
虽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