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docVIP

【2017年整理】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PAGE PAGE 6 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摘要三叶草作为优良的牧草,具有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等特点。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三叶草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笔者从三叶草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转基因三叶草在品质改良、抗病性、抗虫性、抗逆性及作为植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分析了三叶草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三叶草再生体系转化体系转基因中图分类号 前言 三叶草属,也称车轴草属,全球约250余种,原产亚洲南部和欧洲东南部。野生种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为栽培历史较悠久的牧草之一,现已遍布世界各国,其中栽培面积最大的是西欧、北美、大洋洲和原苏联地区。三叶草主要用作反刍动物的饲草饲料。是一种世界性分布与栽培的优良豆科牧草。该属在农业上有经济价值的有25种,其中最重要的约10种。我国是世界上第2草地大国,三叶草在我国广泛种植,常见的野生种有白三叶、红三叶、草莓三叶草和野火球4种;引自国外的有杂三叶、绛三叶、地三叶和埃及三叶4种;目前栽培研究较多的是白三叶、红三叶及地三叶[1]。三叶草具有生态适宜性强、侵占性强、耐践踏、利用年限长、营养丰富、产量高、耐粗放栽培管理、抗病虫危害和种植利用成本费用低等优点。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三叶草不仅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还在土壤改良、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三叶草缺乏含硫氨基酸、较不耐旱、抗虫性差、易感染苜蓿花叶病毒等问题,常规育种难以解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三叶草是改良三叶草品质,增强其抗病、抗虫、抗逆能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成功的报道也不断出现。三叶草通过生物技术研究,可实现高蛋白基因、固氮基因、病虫害基因及抗逆性基因等转移,培育造福人类的牧草新品种,而必将会极大地促进畜牧业发展,促进地被覆盖和生态建设,对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提高和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绿色蛋白质饲料和绿色畜产品需求也日益增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各种优质高产的牧草新品种,对促进无污染绿色养殖业和绿色畜产品的发展,以及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三叶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三叶草再生体系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报道了关于红三叶草的组培研究,红三叶草的组织培养再生率只有1%甚至更小,再生率极低。试验结果表明 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不利于红三叶愈伤组织的诱导,但加入P-氯苯氧乙酸或其他生长素能增强2,4-D的作用。利用红三叶草的子叶胚轴诱导愈伤组织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也获得很低的再生率。红三叶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起重要作用。1982年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地从愈伤途径和生长点直接再生途径得到了红三叶草的再生植株。1983年从白三叶的原生质体得到了白三叶的再生植株。1988年对红三叶草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同样也得出了红三叶草再生率低的结论,并推断红三叶草的再生能力受到遗传机制的控制。1989年以24个白三叶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再生,从瑞典品种“Undrom”得到了再生率较高的白三叶植株。1989年从红三叶草的叶柄诱导愈伤组织得到的植株再生率达到81%。而后红三叶草再生技术进行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整个植株群体中约有4%的植株的再生率比较高,然后在这4%再生率高的植株中再进一步筛选和再生,结果显示植株的再生率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的再生植株具有高度遗传特性。 1994年用原生质体培养得到了红三叶草的再生植株,为三叶草再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国内三叶草的组织再生有少量报道。1994年孟玉玲等[2]报道了利用下胚轴在MS培养基上直接再生植株的方法,利用红三叶下胚轴切段培养在40d就可得具有发达根系的再生苗,再生率达27%而通过愈伤组织分化苗,时间长且再生率也较低,为8%~10%。2002年杨丽莉等[3]报道了白三叶植株再生系统中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能力和不同激素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能力差异极大。白三叶草生长点的分生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而子叶分化率极低,大约为1%~4%,下胚轴下段几乎不分化,研究还显示6苄基氨基嘌呤(6-BA)在3mg/L时植株再生频率最高。再生白三叶快繁的激素浓度在6-BA 1-2mg/L,萘乙酸0.5-0.8mg/L较适宜,而吲哚丁酸浓度在0.1-0.3mg/L内有利于生根培养。2004年对红三叶草的组织再生进行了优化,证明L2培养基更适合三叶草的培养。 2三叶草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已成为牧草和作物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迄今,在豆科牧草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中,以苜蓿研究的较多,三叶草遗传转化的研究也有大量报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