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空间分析讲解
* 实验数据:随书光盘中提供的“实验18”文件夹下的相关数据,它包括降水数据(rain1980)、行政区划数据(province)、城市数据(city)、河流数据(river)。 实验步骤 加载数据; 打开3D Analyst工具条,设置选项(options)(重点是要以中国的行政区数据province作为Mask和Extent)。 * 分别采用IDW、Spline、Kriging法对降水数据进行插值。 插值运算 栅格计算器 * 比较三种插值方法所得结果的不同,分析不同插值方法的特点; 用插值后的结果生成降水等值线,并分别将800、1600、2400、3200、4000的等值线加粗表示 将ArcMap切换到布局视图(layout view)下,加如图名、图例、比例尺等制图要素,制作全国的降水分布图:IDW、Spline、Kriging插值方案及综合方案。 * 实验十九 DEM生成与表面分析 实验目的 理解创建表面的原理,学会用GIS表面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TIN表面是DEM的一种常用表示模型,它是将离散采样点按照一定的优化组合原则连接成为相互连续的三角面,进而用这些连续三角面来近似逼近描述地形曲面。在构建TIN表面时,经常采用增加特征点(山顶点、山谷点等)的方法来优化TIN,这样可以消除TIN创建时所产生的一些平三角形(三角形三个顶点在一条等高线上),对地形的表达更合理。 实验方法:特征点+等高线构建TIN表面→生成坡度数据→提取退耕还林区域→TIN表面生成栅格DEM。 * 实验数据:随书光盘中提供的“实验18”文件夹下的相关数据,它包括降水数据(rain1980)、行政区划数据(province)、城市数据(city)、河流数据(river)。 实验步骤 在ArcMap中添加山顶点和等高线数据,并打开3D Analyst工具条,设置选项(options); 在3D Analyst工具条上点击3D Analyst→Create/Modify TIN→Create TIN from Features,分别设置山顶点和等高线两种创建TIN表面数据源的参数并指定输出TIN表面的路径和名称,点击OK创建生成TIN; 利用TIN表面生成坡度图; * 提取适于进行退耕还林的区域(坡度大于25度)(Spatial Analyst→Raster Calculator),计算结果栅格数据中属性值为1的就是坡度大于25度区域; 在3D Analyst工具条上点击3D Analyst→Covert→TIN to Raster,用TIN生成栅格DEM表面。 * 实验二十 三维显示 实验目的 理解三维显示的原理,掌握在场景中进行三维立体显示和制作三维动画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根据ArcGIS自带的DEM表面数据,创建山体阴影,对DEM表面进行透明度设置并与山体阴影表面叠加进行三维立体显示,在此基础上沿指定飞行路径创建一个飞行动画。 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三维可视化是一种计算机图形生成技术,它首先在计算机中构造显示所需的几何模型,然后根据一定的光照条件,计算显示屏幕上可见的各景物表面的光线亮度,使观察者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 实验方法:DEM三维立体显示→创建山体阴影与DEM叠加增强显示效果→制作飞行动画。 * 实验数据:随书光盘中提供的“实验20”文件夹下的相关数据,它包括高程数据(elevation)、飞行路线数据(Path),其中elevation数据源于ArcGIS安装目录下ArctutorSpatial文件夹。 实验步骤 打开ArcScene,加载elevation栅格表面数据,然后设置该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显示所用的基准高程(在该数据图层上点击右键,选择properties→base height,选择obtain heights for layer from surface,从elevation自身表面获取高程)及颜色; 通过3D Analyst工具创建山体阴影,并同样设置其显示的基准高程从elevation表面获取; 将elevation表面设置透明度为50%,并调整图层显示顺序使其叠加在山体阴影表面之上; 加载飞行路径Path数据,同样将其基准高程指定为从elevation表面获取。这样就完成了三维显示的效果(如下图所示),图中白色虚线是飞行路径Path; * 打开Path属性表,选中Path数据,在Animation工具下拉菜单中选择Create Flyby from Path,将Vertical offset设置为1000,适当调整简化系数(Simplification factor),其他保持默认,点击Imp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