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业1~4参考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一)
参考答案
1、著名学者苏秉琦曾将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
2、龙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3、殷商时期,巫史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4、诸子之学,显学主要有儒学和墨学两家。
5、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6、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7、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8、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天人合一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物自体”,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体用一源,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也可以说是古文化精神的产物。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先秦诸子学说虽歧见叠出,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坚持“道”一元论的思想。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凶德、恶德,如桀纣之德。到宋代时,孟子“内圣”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与儒家大异其趣,墨家从“兼爱”出发,以“利”规范行为。古代中国人对阴柔的重视远胜过对于阳刚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趋于融合主要体现在《易传》和《吕氏春秋》。东汉时期的“出世”哲学一为本土的道教,一为外来的佛教。两汉经学着眼于王道秩序的建构,而玄学则表现出“解构”的特性。在审美追求上,魏晋人求的是“气韵生动”,而不是合乎古范。晋代葛洪受玄学影响,对“玄”进行大幅度的深挖,并将之与“道”对接解释成玄英所谓的“玄”,很有点佛教“空”的意味,而他所谓的“众妙之门”,看上去也有点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的架式。当儒学中成份被发掘出来并受到重视之时,也就意味着儒逸文化的出现和发达。宋代以后,儒学发展的重点向“内圣”方向转变,心性修养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肯定关于八卦的起源,比较合理起源于结绳改书契之时蓍草排列对占卜龟兆模仿代表原始文字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从整个时代精神来讲,魏晋时代可以称之为的时代。“人性的自觉”为艺术而艺术“文学的自觉”趋于“玄”化最能体现魏晋人审美情趣的顾恺之绘画陶渊明诗王羲之的书法陆机赋以玄释道遗貌取神伦理以人性的社会化作为最高理想人格追求,主张将个性消融于群体之中B)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中化文化概说》作业(二)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简述其代表人物与主要学说。
答:先秦诸子中,“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点。
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2、试从文化学角度分析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学术原因。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这主要体现在战国后期出现的《易传》和《吕氏春秋》作品中。
二是政治原因。秦王朝统一六国,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秦王朝以法家思想为统治之术,实施了一系列统一文化的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以制度文化的形式被确定下来,而这样的制度文化,又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趋于统一。
二、讨论题(70分)
讨论主题:“义”
参考答案略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60分)
1、唐诗熔汉魏的风骨和齐梁的声律于一炉民族文化宋学开山祖是周敦颐邵雍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昔日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如果说唐文化重在继往,那么,“宋型文化”则重在开来。其它宗教终归于“无”是重“有”的宗教,一切都归于“有”禅,既指佛教一大宗派禅宗,又指这一宗派最主要的教义。“题画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宋元时期的文人画中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中国画的另一特色,就是散点构图。传统的艺术精神就是写意抒怀,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