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四).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心理学(四)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 4、理解性 (一)空间知觉   包括:对物体大小、形状、距离和方位的知觉。   方位知觉的参照:自身、双耳(左右最易判断)   判断距离远近的依据有:   1、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视轴辐合)   2、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线条的透视作用,  空气的透视作用,明暗、阴影,运动视差)   3、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六、知觉的种类   概念: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线索:计时器,昼夜交替,四季变化,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影响因素:感觉器官,时间长短,活动内容,态度情绪。   生物节律;生物钟。 (二)时间知觉   物体在空间中位移产生的知觉。   似动现象(动景现象、Ф现象);诱导运动;自主运动。   似动、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都是视觉的运动错觉。 (三)运动知觉   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   常见的错觉:线段长短、方向,面积大小等。   不同感觉器官相互作用产生的错觉:形重和视听错觉。   每种错觉的产生都有特殊的原因,不能用某些原因来解释所有的错觉。 (四)错觉 1、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简述韦伯定律。 3、简述费希纳定律。 4、简述视觉的适应。 5、简述色觉异常及其成因。 6、简述人类听觉感受性的特点。 7、简述生理零度的含义。 8、简述内脏感觉的主要内容。 9、简述痛觉的生物学意义。 10、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11、简述双眼视差的概念。 12、简述似动现象的概念。 13、简述错觉的种类。 回顾 基础心理学(四)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子:盲人摸象) (二)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一)定义   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3 、感觉阈限又叫“绝对感觉阈限”或“绝对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4、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I/I=K。    2、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公式:S=KlgR。 (二)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一)感觉适应   定义: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要点: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对暗适应:感受性逐渐提高,感觉阈限值逐渐降低的过程; 3、对光适应:感受性迅速降低,感觉阈限值迅速提高。 4、要保护对暗适应,戴红色的眼镜。 三、感觉现象   定义: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的现象。   要点:1、正后像与负后像; 2、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4、瞬时记忆就是感觉后像的现象。 (二)感觉后像   定义: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红花还得绿叶配”,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 (三)感觉对比   定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例如:红色温暖,蓝色清凉,绿色平静。 (四)联觉 (一)视觉   视觉适宜刺激的波长:380~780纳米。 四、各种感觉 锥体细胞:明视觉,分辨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暗视觉,分辨明暗和轮廓。 视觉器官   色调--波长;   明度--物理强度;   饱和度--灰色所占比例。   非彩色:灰色。没有色调,明度由黑到白,饱和度为0。 彩色的三个特性: 颜色的混合: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颜色的现象。   色光混合--相加;   颜料混合--相减。   颜色的互补:两种颜色混合后失去色调而变成灰的现象。 颜色混合 色觉异常:分辨颜色有困难甚至分辨不了颜色的现象。可分为:色弱、部分色盲(红绿和黄蓝)、全色盲。   色觉异常的遗传:   男:外祖父通过妈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