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典型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oc

(初中物理典型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典型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典型错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摘要:研究发现初中物理学习中易犯的错误主要是因为:生活经验、错误干扰,先入为主、理解片面,脱离实际、纸上谈兵,思维定势,推理无据,照抄照搬公式规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的相应策略是:采用“比较法”来加强对物理单位的感性认识,培养良好计算习惯,培养良好物理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尝试错误法,教师故意出错法。 关键字:初中物理 易犯错误 教学策略 一、背景 一方面他们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半是青年,一半是儿童”的特点.加之不同的学生成长的步伐不同.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其思维依然缺乏严谨和全面.甚至表现出混乱。不入门.致使在学习当中出现这样那样不该出现的错误。下面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举例说明,以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或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外,最常见的还跟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因种种内在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学习障碍(思维错误)有密切关系.下面就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中的几种常见思维错误进行解析. 二、初中物理学习中易犯错误 1 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干扰造成错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增多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有时各种知识间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相互干扰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观念,是形成物理概念的基础。但是概念不同于直觉,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如果日常经验对物理概念的形成产生负迁移作用,就会阻碍和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物理概念,这些因素是学生学习物理产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例如,鸡蛋撞石头的现象,学生会自然而然的认为鸡蛋给石头的力比较小,而石头给鸡蛋的力很大。这与牛顿第三定律中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这一观点是相互矛盾的。再比如马拉车前进时,只看到车前进并不见马后退,当马停止用力时车也停下来,于是有的学生认为只有马对车有拉力的作用,而车对马没有拉力,并且认为受力作用的物体才运动或受力作用物体就必运动‘无疑,这些日常经验不加以正确认识,会对正确形成力的概念和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产生障碍.而已有知识的干扰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现为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或取代新概念和规律。如,受数学中求平均值的影响,物理中求平均速度也用 (V1 + V2)/2的方法来计算等等。 2 先入为主、理解片面造成错误 所谓“先人为主”,就是把先前已有的印象或观念当成是正确的,并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原来的印象或不易耐心听取其他意见,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可见“先人为主”实际上是一种成见,这种成见在物理学习中导致的学习错误主要有: (1).表现为 机械记忆,片面理解物理概念.如书中说:“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有的学生由于“先人为主”的心理倾向,在理解时只注意了“运动”、“举高”、“使”等关键字,于是认为动能、重力势能只跟物体运动速度大小、被举高的高度有关,只要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而忽视了物体质量、电路要闭合的因素,所以难怪有的学生说直升飞机在高空水平匀速飞行不断投掷救灾物资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不变.那种认为:“铁总比棉花重”,“合力一定大于分力”等也同属如此。 (2). 表 现 为在学习某些概念和解决问题时张冠李戴.例如,学生常常将“做功”与日常生活中的“做工”混淆不清;将“机械效率“与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效率“混为一谈.在思考有关浮力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这类问题中的液体就是水,所以有学生会认为实心铅球投人液体中一定会下沉,无疑是把液体当作水看待了,如果是水银其结果会不一样.这实际上是因字音、字义相近和生活习惯影响所引起的一种“先人为主“性错误。 (3).错误地用公式中的数学关系来替代物理意义由于物理概念中绝大部分是相关的物理量,可以用公式定量表达,因而物理学中经常凭借数学的抽象来表述概念.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只从表述物理量的数学公式表面去看待问题,而忽视了物理本质,以致得出了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学生根据P=m/V认为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物质的体积成。 3 脱离实际造成错误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注意分析实际情况,没搞清楚物理规律,只停留在公式和数字上.例如,2 kg木炭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有25%被50k g,25 ℃的水吸收,问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可升高多少摄氏度?很多学生根据Q,a=25% Q放,得△t=80℃,即水温可升高80℃。从解题过程表面分析并无过错,但结合实际再考虑会发现水的末温t=25℃+80℃=105℃是不可能的,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到100℃就沸腾了,故水温实际只能升高75℃,而不是80℃.显然,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只从纯数学角度注意了过程计算的正确性,而忽视了问题的隐含条件,

文档评论(0)

845375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