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 明清[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史 明清[精选]

科技史 衰世里的奋争(明清时期) 单从中国本土的范围来看,明清时期仍然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成果与人才,传统的科学技术在缓慢地向前发展。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昔日曾居世界科学技术前列地位的中国传统科技已经是大大落后于欧洲了。 传统科学的终哨强音 ——明代四大科技名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一、李时珍《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 。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190余万字。全书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 ,62类,共收药物1892种,附方11096则,插图1110幅。 《本草纲目》一改一些本草著作按毒性来分类的分类法,改为按药物本身的自然属性来分类。在书中,李时珍将矿物药分为水、火、土、石四部,将植物药分为草、谷、菜、果、木五部,将动物药分为虫、鳞、介、禽、兽、人六部。 对具体每种药物的解说,是以药物名称为“纲”,以下各栏为“目”,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 《本草纲目》在全书开头处设有“百病主治药”一栏,对177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与药物都有详细的记述。同时,在每种药后面附录了有关的药方,在总共11096首附方中,8161首是李时珍亲自搜集的。 《本草纲目》的准确率很高。 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包括了生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等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 二、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同时他自己也写了不少关于历算、测量方面的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他还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祯历书》的编写工作。除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他还亲自练兵,负责制造火器,并成功地击退了后金的进攻。著有《徐氏庖言》、《兵事或问》等军事方面的著作。但徐光启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数农业与水利方面的研究。 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 全书重点在屯垦、水利、备荒这三项内容占据了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 《农政全书》对于各地的新技术、新经验极为重视,书中对松江地区植棉与棉田管理的新技术、河北肃宁在地窖内纺织的方法等,都作了实录。他本人对于蝗灾的预测与防治,就是一项重要的发明。 《农政全书》引录前人的著作达290种,自己撰写的有6万字左右形成了一部古代农学的百科全书。 三、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也作宏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苏江阴人。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旅行家和文学家。万历十四年(农历1586年,公元1587年1月)出生在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南喝岐村(今日属于霞客镇)。徐霞客的家乡在当时属于“东南财赋地”的经济发达地区。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曾祖和祖父曾经挂过虚名,但到了他的父亲徐有勉那一代,徐家已经家道中落了。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他对仕途没有多大兴趣,也不喜欢和官场中的人结交,宁愿平静悠闲地在乡间生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年幼的徐霞客有所影响。 幼年时期的徐霞客,天资聪颖,有很强的记忆力。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对“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没有很大的兴趣,却特别青睐历史、地理和探讨大自然力一面的书籍。这类书在当时视为小正规的闲书、奇书。他的阅读面很广,诸如古今史籍、舆国方志、山海国经等,他都有所涉猎。他的族兄徐仲昭曾说他“性酷好奇书,客中未见书,即囊无遗钱,亦解衣市之,自背负而归。今充栋盈箱,儿比四库”。有钱必买书,无钱则变卖衣物来换钱买书,徐霞客“奇书”的嗜好:好就是到了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看了这些书以后,使得他更加向往五厉等名山。 徐霞客19岁时,父亲病故。三年服孝期满,徐霞客萌发了外出游历的想法,而贤德的母亲也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