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符拉迪沃斯托[精选]
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俄语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的意思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城市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原名为海参崴。 海参崴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由于当地曾经是盛产海参的地区,而“崴”是指洼地的意思,而其他两种说法都指此名来自于原住民语言,一说是“海边的晒网场”,另一说为“海边渔村”。由于历史记录的短缺与优势族群的更替,其确切来源已经不可考,但历史一直属于中国领土,海参崴这个名称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华人所熟知。 在台湾海参崴是正式名称,在中国大陆这个城市的正式名称则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对俄文名字的音译。符拉迪沃斯托克在1860年前属中国领土,中国传统名为“海参崴”,当地人称“崴子”(意为港湾),因盛产海参而得名。清朝为吉林珲春协领所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被沙俄占领。改今名,意即“控制东方”。1872年俄罗斯在此建设军港,将太平洋舰队驻地从尼古拉耶夫斯克迁于此。1875年设镇。从1880年起升格为市,1888年成为俄国滨海省行政中心。1903年起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直达铁路线建成后,城市发展迅速,成为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城市和港口。
历史上海参崴曾自唐、辽、金起,这里已渐见人民活动。元时称为永明城。清时该地被划为吉林将军的领地内。
自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口。沙俄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领土上的纠纷。虽然在清康熙年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属清朝,但是,清朝中叶国势日衰,鸦片战争后,在1856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4年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 随后其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不过由于距离俄国本部太远,所以该地的发展缓慢。在1891年西伯利亚铁路开通至此,亦开始有海运路线由其往返日本神户、长崎及中国上海等地。
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战争中,其曾被日本海军派遣的分遣舰队突袭。幸有俄军巡洋舰队坚守,使日本海军转移目标攻击辽东半岛和大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乱情况,反共产党的势力在此和俄国远东地区渗入。当中包括一些外来势力如英国、美国和日本,日英联军在1918年4月借口当地有日资设施被袭,进驻金角湾和此城,1920年远东滨海地区建立“远东共和国”,持续至1922年由苏联收复。
1930年代开始,此城成为苏联流放政治犯的主要地点,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先后囚禁在这里的包括苏联和日本的战俘。
1954年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到临此城,并表示其可以跟美国的旧金山相比,亦奠定了其作为苏联远东地区最重点的发展城市之地位。
在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代表中国正式透过官方文件,继续确认此城及邻近远东地区不再为中国的领土。不过,中国民间依然有声音抗议当年俄国强占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边疆区行政、工业、文化、商业中心。俄罗斯滨海边疆州首府,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大城市,城市人口为63万人。斯大林统治期间,城内的几十万满族、汉族几乎全被杀或强制迁移,朝鲜人也被全部迁走。 1958年至1991年间,苏联当局规定只有苏联人方可到访该城市及居住,而且需从当局取得许可证方可进入。海岸线达100多公里。市内有五个区:列宁区、五一区、别尔沃列琴斯基区、苏维埃区和费伦多斯基区。海参崴是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莫拉维耶夫·阿穆尔半岛之上濒临日本海,控制鄂霍茨克海(中国称北海)符拉迪沃斯托克北部为高地,东、南、西分别濒乌苏里湾、大彼得湾和阿穆尔湾。城市及港区位于阿穆尔半岛顶端的金角湾沿岸。金角湾南侧隔东博斯普鲁斯海峡,有俄罗斯岛作天然屏障。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海参崴气候是不太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或者叫寒温带季风性气候。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期。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因为纬度的偏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比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地区偏少。在夏秋两季多雾,其中6~8月平均有雾日一个半月。有时大雾影响航船进入港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个商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货物吞吐量居俄之首。港口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