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血浆pH值 血细胞生成部位的迁移 胚胎发育早期,由卵黄囊造血; 胚胎第二个月开始,由肝、脾造血; 胚胎发育到第四个月以后,肝、脾的造血活动逐渐减少,骨髓开始造血并逐渐增强; 到婴儿出生时,几乎完全依靠骨髓造血 ; 儿童到4岁以后,骨髓腔被脂肪细胞填充; 到18岁左右,虽然只有不规则骨和长骨近端骨骺有造血功能,但造血组织的总量已很充裕; 成年人如果出现骨髓外造血,已无代偿的意义,而是造血功能紊乱的表现。 (四)血小板的破坏 平均寿命7~14天 衰老的血小板主要在脾、肝和肺组织中被吞噬 生理性止血过程 外源性凝血途径在体内生理性凝血反应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组织因子是凝血的启动者,它“锚定”在细胞膜上,使凝血限于局部。 外源性凝血途径生成的凝血酶可以激活多种凝血因子,促进凝血——正反馈 组织因子与 Ⅶa复合物能直接激活 Ⅸ, 加强内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比较 (四)血液凝固的调控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屏障 抗凝血 抗血小板 (1)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肝素辅因子Ⅱ C1抑制物、α1抗胰蛋白酶 α2-抗纤溶酶、 α2-巨球蛋白 抗凝血酶——封闭凝血因子的活性中心 抗凝血酶的直接作用慢而弱 抗凝血酶 + 肝素——抗凝作用增强2000倍 (2)蛋白质 C系统 蛋白质C(protein C,PC)、凝血酶调节蛋白、 蛋白质S、蛋白质C的抑制物 PC 的作用: ①在磷脂和Ca2+的情况下,灭活Ⅴa和 Ⅷ a ②抑制 Xa和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 ③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 TFPI与Ⅹa和Ⅶa-Ⅲ 复合物结合 TFPI特异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加速或延缓血液凝固的方法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 group): 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凝集成簇,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凝集原:指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 凝集素: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 性抗体。 ABO血型的遗传 (二)Rh血型系统 反复输血 输血原则 Words Hematocrit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Blood group Hemostasis Blood volume Blood coagulation Bleeding time Erythropoietin, EPO Clotting time,CT Cross-match test 在组织和血管中 全部在血管内的血液中 凝血因子分布 Ⅲ、Ⅶ Ⅻ、Ⅺ、Ⅸ、Ⅷ 参与的凝血因子 Ⅲ -Ⅶa-Ca2+复合物 Ⅸ-Ⅷa-Ca2+复合物 因子Ⅹ的激活 少 多 反应步骤 较快(约十几秒) 较慢(约数分钟) 反应速度 受损伤组织释放出Ⅲ 血管内膜下胶原或异物激活 Ⅻ 启动方式 Ⅲ Ⅻ 起始因子 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在生理性凝血的启动中起关键性作用 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非常重要 作用 凝血酶(Ⅱa )的作用: 2.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 ① 催化因子Ⅰ(纤维蛋白原)转为Ⅰa ②激活因子ⅩⅢ转为ⅩⅢa(促进纤维蛋白 单体变为纤维蛋白多聚体。③正反馈 激活Ⅴ、Ⅷ和Ⅸ。 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 将静脉血放入玻璃试管中,自采血开始到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4~12分钟 反映Ⅻ被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时间 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成分 已被消耗,但增加了凝血过 程中血小板释放的少量因子 含有纤维蛋白原及Ⅱ、 Ⅴ、Ⅷ、Ⅸ等凝血因子 组成 血液取出后不加抗凝剂,待 血液凝固1~2h后,从血凝 块中析出 血液取出后加入抗凝 剂,离心后取上清液 获得 凝血后的液体成分 凝血前的液体成分 性质 血清 血浆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生理性抗凝物质 3.生理性抗凝物质 (3)肝素 ①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间接抗凝 ②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 加肝素(体内体外均可),在多个环节上参与抗凝作用 补充维生素K(体内),可使凝血过程恢复 生物方法 加柠檬酸钠 加Ca2+ 化学方法 降低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煤矿供电设计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示例.pdf VIP
- 脑卒中后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ppt VIP
- DG/TJ 08-2451-2024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pdf VIP
- 2025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word文档)完整版.doc VIP
- 绿色建材应用计划与措施.doc VIP
- 2025年下半年扬州大数据集团公开招聘3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练小题刷大题提能力:专题 02 建议信 (应用文写作)(解析版).docx VIP
- [轨道交通 客车电气装置]塞拉门.pdf VIP
- 专题 02 建议信 (应用文写作)-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练小题刷大题提能力(原卷版).docx
- 项目九模拟驾驶教学设计---稷山县蔡村初中赵柳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