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資源利用状况与面临的形势
目 录
前言
一、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与面临的形势
二、土地利用目标与方针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四、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五、基本农田保护
六、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
七、土地生态保护
八、实施规划措施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前 言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河南省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亦贫乏,严重制约着全省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求矛盾和人地矛盾将日趋尖锐。从全国大局讲,河南地处中原,作为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切实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必须采取最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和保护耕地多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从法制上、体制上、机制上采取治本之策,扭转在人口大量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
为了加强土地的宏观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0997]11号)要求,依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河南省人民政府对1990年至1993年期间编制的《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0—2000年)》进行了修编。
本次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是:立足省情,着眼大局,进一步贯彻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用地方针,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根本目标,以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增加耕地有效供给量为重点,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本次规划修编以1996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并展望到2030年;范围包括省辖的16个市和2个地区,面积16.55万平方公里;土地基础资料采用1996年全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成果。
一、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与面临的形势
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55万平方公里,自南向北地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分属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分布有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太行山四大山脉。
1996年河南省总人口为9172万人,人口密度为554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倍多;人均土地资源量仅为0.18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省以占全国1.7%的土地承载着占全国8%的人口。河南省作为全国最古老的农业开发区之一,土地开发程度已较高,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特别是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一)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1、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
(1)农用地
全省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面积1183.2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1.48%。
耕地:面积811.03万公顷,占全省农用地面积的68.55%,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8.99%。其中旱地面积412.9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0.92%;灌溉水田、水浇地和菜地面积389.56万公顷,占48.03%。耕地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及豫西黄土区,其中水田集中分布在水热条件优越的淮河以南和用水条件较好的黄河两岸地带。
园地:面积30.83万公顷,占全省农用地面积的2.61%,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86%。其中果园分布广泛,尤以苹果园最为突出多分布面积2万公顷以上的有三门峡、商丘和南阳三市,占全省果园面积的40.08%。
林地:面积283.16万公顷,占全省农用地面积的23.93%,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7.11%。林地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南阳市,最少的是漯河市。
牧草地:面积1.45万公顷,基本属于天然草地类,占全省农用地面积的0.1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09%。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信阳市。
水面:面积56.73万公顷,占全省农用地面积的4.79%,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43%。全省水面分布不平衡,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信阳市,其次是南阳市。
(2)建设用地
全省建设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51.4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19%。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83.42万公顷,占全省建设用地面积的72.95%,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08%。其中城镇用地面积22.56万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12.30%;农村居民点面积136.75万公顷,占74.56%;独立工矿用地面积19.42万公顷,占10.59%。地域分布大体与人口密度分布相对应。
交通用地:面积38.00万公顷,占全省建设用地面积的15.11%,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0%。其中农村道路面积29.50万公顷,占交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