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苏轼[精选]
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纪昀: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化苦为乐诗: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游金山寺》)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大风留金山两日》)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此身何异贮酒瓶,满辄予人空自倒。 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 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秦少游自会稽入京见东坡,坡云:久别当作文甚胜,都下盛唱公‘山抹微云’之词。秦逊谢。坡遂云;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秦答某虽不识,亦不至是。先生之言,无乃过乎?坡云‘销魂当此际’非柳词句法乎?秦惭服 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霜风、关河、残照,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陆游: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辞,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度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历代诗余》) 《四库全书提要》: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节苏轼散文 一、苏轼的文学思想: 1、“有所不能已而作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江行唱和集序》) “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密州通判厅题名记》) 2、“求物之妙”,“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二、苏轼散文写作主张: “以意为主。”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的,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说》) 三、苏轼散文特点: 史论政论: 欧阳修:学问通博,资治明敏,文采烂然,论议蜂出。(《举苏轼应制科状》) 随笔、游记、杂记、赋等: 涉笔成趣,翻新出奇,议论生动。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更具美文性质。文字明快,如行云流水 罗大经:庄子之文,以文为有,《战国策》之文,以曲作直。东坡平生熟此二书,故其为文,横说竖说,惟意所到,俊辩痛快,无复滞碍。 苏轼: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遇事则发,不暇思也。未发而思之则未及,已发而思之则无及,以此终身不知所思。言发于心,而冲余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思堂记》) 《教战守》 : 言事论政,谈兵 《篔簹谷偃竹记》 文同画论 艺术理论的发挥 文章写法的新颖:远非一般的悼文,亦远非一般的画记。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赤壁赋》 化典重为流利。景、情、论融为一体,自然灵活。骈散交错。 景物形象重特征富感染力。 善于比喻。箫声连用六喻。 集评: 叶适:独苏轼用一语、立一意,架虚行危,纵横倏忽,数千百言,读者皆如其所欲出,推者莫知其所自来。虽理有未精,而词之所至莫或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