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明代法律制度[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明代法律制度[精选]

第九章 明代法律制度 (公元1368-1644年) 本章学习要点 学习本章应了解明代的立法概况;掌握明代法制的内容和特色;了解明代法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朝疆域 第一节 明代立法概况 一、明初立法思想 1、 “明刑弼教”, “重典治国” 《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重典治国”包括重典治吏、治民两个方面。 《明史·刑法志》:“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明通鉴》:“反元政,尚严厉”。   2、礼法结合 在重典治国的同时,配合以礼义教化, 二者相辅相成。 《明史·刑法志》:“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明太祖实录》:“仁义者,养民之膏粱;刑罚者,救弊之药石也。” 二、立法概况 1、《大明律》 共七篇四百六十条。 篇目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2、《明大诰》 明初的特别刑法,贯彻朱元璋“重典治乱世”的思想,共4编236条:《大诰一编》、《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 《明大诰》特点: (1)列举酷刑案例,肯定法外用刑的合理性; (2)量刑标准重于《大明律》; (3)增加《大明律》所没有的罪名; (4)强调重典治吏。 3、《明会典》 明代的行政法典。 第二节 明代刑事法律内容的发展及特点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轻其轻罪,重其重罪”。 1、重其重罪 对直接危害封建政权的犯罪加重处罚。 2、轻其轻罪 对事关伦常教化的犯罪从轻处罚。 二、严法整饬吏治 1、严禁臣下结党,首立“奸党”罪 2、重典治赃 明代“六赃”:监守盗、常人盗、窃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坐赃。 (1)《大明律》增设“受赃”专章 (2)《明大诰》以“治贪”为重 3、严惩官吏失职、渎职行为 规定了失误军事罪,贡举非其人罪,举用有过官吏罪,擅离职役罪,照刷文卷失错罪等。 三、刑罚残酷 1、充军刑 地理上分为:极边、烟瘴、边远、边卫、 沿海、附近。 时间上分为:终身、永远。 2、枷号 3、廷杖 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文字狱” 在中国封建社会,文人往往因文字著作被 罗织罪名、锻炼成狱者,称“文字狱”。 第三节 明代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的变化 1、中央三法司:刑部主审判,大理寺主 复核,都察院主监察。 2、特务司法机构:厂、卫组织。 3、省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徒刑以下案件 4、 乡申明亭、旌善亭 二、诉讼制度的特点 1、禁止越诉 《大明律》:“若越本管官辄赴上司称诉者,笞五十”。 2、禁止诬告 凡诬告人笞罪,加重所诬罪二等;流徒杖罪加所诬罪三等,最高刑杖一百流三千里。 3、禁止匿名书信告人 三、会审制度 1、三司会审 2、九卿圆审  特别重大案件,二次翻供不服,由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使 、通政使及六部长官会同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 3、朝审 对于秋后处决的死刑案件,由三法司会同 其它中央部门加以审理。 4、热审 农历小满后,由刑部奉旨会同都察院、锦 衣卫等审理在押囚犯。 第九章要点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1.基本概念∶大明律;《明大诰》; 三司会审;热审 2.明朝立法的指导思想。 3.《明大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明朝刑事立法的内容及特点。 5.明朝审判制度的特点。 朱熹: “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虽尧舜亦不免。” “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 朱元璋“教民榜文”: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大诰》直书白话: “这文书不是吏员话,又不是秀才文,怕不省得呵!我这般直直地说着,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 “奸党”罪规定: (1)“凡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斩。” (2)“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亦斩。” (3)“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4)“若刑部及大小各衙门官吏,不执法律,听从上司主使出入人罪者,罪亦如之。” “上言宰政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 “受赃”罪:官吏受财、坐赃至罪、事后受财、有事以财请求、在官求索借贷人财物、家人求索、风宪官吏犯赃、因公擅科敛、私受公侯财物、克留盗赃、官吏听许财物 。 《大明律》: 凡官吏受财而枉法者,一贯以下杖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贯绞;受财不枉法者,一贯以下杖六十,每五贯加一等,至一百二十贯杖一百、流三千里;凡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不分首从,并赃论罪,于右小臂上刺“盗官钱(粮、物) ”三字,一贯以下杖八十,至四十贯斩。监察官受赃者,罪加二等 。 * * ????????????????????????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