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室大體积溷凝土施工方案1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2、施工准备 1
3、施工方法 2
4、测温措施 4
5、技术保证措施 7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钜城国际商业综合体E2-8F段,地下室基础设计为筏板基础,本段工程为E2-8#地下车库和E2-4#住宅工程.。
E2-4#工程筏板厚度为1.40m为大体积混凝土;E2-8#地库筏板设计厚度为450mm、500mm,承台为800mm。
为有效地控制和保证基础的力学性能,故编制此施工方案。
2、施工准备
2.1、施工前准备
混凝土浇灌前,现场根据底板混凝土总量和浇筑计划与商品混凝土公司共同作好商品混凝土进场计划和现场准备计划,确保混凝土连续供应,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2.2、人员准备
排出管理人员值班表、劳动力轮换计划表,为保证底板防水混凝土的连续浇筑,组织操作人员分成三班轮换,24小时连续作业,每班安排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值班。每班主要人员安排如下:
混凝土工20人,平工20人,木工20人,抹灰工15人,架工20人,钢筋工15人,电工3人,机修工2人,试验工2人,材料工3人,共计120人。
2.3、机械、设备准备
对施工所用机械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并做好备用措施,避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现场配备一台发电机备用,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同时准备准备好充足的保湿、保温用品、测温用品。
2.4、技术准备
编制详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明确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方向,工长、技术负责人对操作工人从施工顺序、操作要点、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注意收集近期天气资料,加强与气象台联系,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下施工。
3、混凝土施工布署及施工方法
3.1、施工布署
3.1.1施工段划分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根据工程后浇带进行划分,共划分为五个施工区进行施工。
3.1.2混凝土需用量计算
3.1.2.1、Ⅰ段(E2-4#主楼部分)底板厚1400mm;Ⅱ段、III段、IV段、V段(地下车库部分)底板厚450mm和500mm承台位置为800mm。筏板混凝土总量约为2923m3;其中Ⅰ段混凝土量为1136m3,Ⅱ段混凝土量为172m3、III段混凝土量为275m3、IV段混凝土量为718 m3、V段混凝土量为622m3。混凝土浇筑采用每段斜面分层、一次连续浇筑的施工方法,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0.5m。
3.1.2.2、Ⅰ段混凝土浇筑地下室电梯基坑与主楼筏板同时浇筑;筏板从一侧开始向另一侧浇筑,同时向电梯基坑灌注混凝土;浇筑顺序从轴向轴平行浇筑。按照下层混凝土进入初凝前(2小时)必须覆盖上层混凝土的原则,以免产生冷缝。每层浇筑厚度为30㎝,每小时混凝土需求量(浇筑坡度按1:6~1:10考虑)
P=11.20×19.35×0.3÷2
32.508m3/h
Ⅰ段混凝土浇筑浇筑,每小时需用混凝土量不小于32.508m3。每天不间断施工24小时,Ⅰ段混凝土计划2天内完成。
3.1.2.3、Ⅱ段、III混凝土量合并为一次浇筑施工,浇筑量为447m3;IV段、V段各自为一个浇筑施工段进行浇筑。按照下层混凝土进入初凝前必须覆盖上层混凝土的原则,以单块浇筑体积最大的IV段为例,平均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30m3,(718÷30=23.9)可在24小时完成。
3.2、施工方法
每一浇筑带内混凝土采取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斜面坡度控制在1:6~1:10之间,浇筑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斜面分层浇筑,每层厚度300mm向前推进,直至浇筑结束。具体浇筑形式如下图。
泵送混凝土斜面分层浇筑
1—泵管;2—振动器;3—临时隔挡板或钢板网;用短筋固定;
4—浇筑方向;5—振捣方向
操作时必须注意,控制流淌坡度,以保证每层混凝土之间间隔浇筑时间控制在2h内。
4、测温措施
4.1、测温设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采用JDC建筑电子测温仪和JDC测温线。
4.2、测温点布置
E2-4#楼1.4m厚区域布置10个测温点。
E2-8#地库每段分别布置测温点,测温点布置如下图(图一)
电梯井附近测温点剖面图(图二)
图二
由于本工程E2-4#楼(I段)底板大部分厚度为1.4m,其他各段底板厚度为0.45m、0.5m,承台位置0.80m;水化热的峰值温度出现在混凝土板中部,为了达到测温控制的手段,又不影响底板混凝土抗渗的工程质量,所以在每点测温部位只设置中、上两个测温热敏元件。
各测温点在其底板厚度中部布置一个测温热敏元件,混凝土板表面以下50㎜布置一个测温热敏元件,热敏元件不得与钢筋接触。在电梯井附近位置按上、中、下布置。混凝土外表用1m测温线连接热敏元件防止混凝土表面测试,用酒精温度计校核。
4.3、测温时间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覆盖后每2—4小时测温一次,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移民攻堅决战暨农村移民内外迁安置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
- 在程序設计中培养学生钻研创新精神的探索.doc
- 在程序設计课程中导入“案例式”教学方法.doc
- 在社會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应如何定位.doc
- 在線DO电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doc
- 在線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SPAccess).doc
- 在線培训和网络直播培训课程安排表.doc
- 在線半导体激光氧分析仪.doc
- 在線电影院的设计与实现(J2EE.doc
- 在線测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doc
- 高分子化学_南昌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5年.docx
-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及评价-毕业论文.docx
-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pdf
- 基于电子样机技术的客车设计与开发.pdf
- 基于PLC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分析.pdf
- 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_结构性能研究_李爱群(1).pdf
- HSA结构统一技术规定2013征求意见稿.pdf
- 51.武汉保利广场混合减震连体高层抗震性能研究.pdf
- 基于Grasshopper的自由曲面网壳菱形网格划分_英文_姜涛.pdf
- 基础抗浮资料.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