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背景该工程整体抗浮不过;原方案是设置抗浮锚杆,但是模型中尚未对锚杆建模;结论:需要进行锚杆设计,考虑锚杆和筏板共同作用进行工程计算分析。工程案例2-整体抗浮不过上部荷载不均匀局部有明显上抬局部配筋很大YJK抗浮设计要点1考虑上部结构刚度2合理设置桩土刚度-特别是抗拔刚度---最好是有抗拔试验3首先查看【文本结果】【抗浮稳定性验算】结果-------整体抗浮满足要求是最低标准工程实例总结如果采用传统计算方法将无法计算出局部上抬效应,构造配筋;带来较大的抗浮安全隐患2.考虑抗拉锚杆的设计要点兼具抗拔作用的承压桩;只抗拔的抗拔锚杆;抗拔刚度的设置要合理设置抗拔刚度,不宜过小(可想象为橡皮筋拉筏板),否则计算的抗拔力太小而失真,起不到抗浮作用;抗拔刚度的设置一般需现场试验数据,否则建议参考:嵌岩锚杆:EA/L*折减系数(据施工是否采用预拉措施,若则可取较大值)抗拔承载力/允许位移锚杆的特点锚杆—只起抗拔作用无抗压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按桩定义】修改刚度生成数据后取消修改点恢复默认【按桩定义】修改刚度普通桩进行抗压、抗拔以及水平承载力三项验算;锚杆只验算抗拔承载力。因为水平承载力是按桩数目均分的,所以只抗拔的锚杆如果按普通桩建模,会错误地分担一部分水平荷载的。锚杆的特点-承载力验算锚杆计算模型三段式刚度,可准确模拟受压、受拉、屈服可以计算预应力锚杆,考虑预拉力对筏板配筋的影响屈服控制点参数兼具抗拔作用的承压桩设计软件默认桩的抗压抗拉刚度相同,根据实际进行调整;设置好图示的相关参数抗拔锚杆设计流程确定单锚杆承载力;【三维位移】上抬区,确定设置锚杆的区域;荷载【围区统计】确定锚杆数(水浮力—上部荷载)/锚杆承载力=最小锚杆数不可能全部发挥最大作用,实际数放大一定比例;抗拔锚杆设计过程4、非线性抗浮计算后,根据抗拔承载力、筏板配筋、三维位移验算结果优化锚杆布置。去掉作用不大的锚杆;抗拔承载力不足处、筏板配筋过大处增加锚杆;抗拔锚杆设计过程锚杆初步估算初步布置方案210个锚杆抗拔锚杆软件验算及调整
——检查三维变形上抬量只有11mm抗拔锚杆软件验算及调整
——检查锚杆承载力右下角锚杆基本不起作用可以去掉内圈的锚杆基本不起作用可以去掉右上角锚杆承载力不够需要增加锚杆抗拔锚杆调整后方案114个锚杆调整方案后三维变形锚杆优化减少数量筏板上抬区域多了些锚杆基本都能较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抗拔承载力也满足要求筏板配筋检查板顶原来是构造配筋现在需要20cm^2的配筋筏板配筋检查板底还是构造配锚杆抗浮设计总结锚杆设计必须基于上部基础桩土共同分析,考虑上部结构刚度,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抗浮设计依赖锚杆抗拔和筏板弯曲共同作用;锚杆施工复杂,费用高;筏板抗弯能力有限,不得不时就需要加锚杆;局部抗浮验算中的锚杆设计,本质是筏板弯曲配筋设计与锚杆设计两者平衡的过程,少设锚杆确保经济,同时要保证锚杆承载力和板配筋均满足安全要求;使用YJK进行抗浮验算实例及常见问题分析
计算配筋过大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工程案例1-水浮力大于上部荷载了异常的三维位移变形异常的三维位移变形异常的配筋结果基础工程的计算分析技术
做法2多模型线性分析多模型线性分析,具体:对于高水工况,假定结构整体处于受拉状态,桩(包括锚杆)采用抗拉刚度进行计算,忽略土的刚度,采用了倒楼盖的计算模型;对于其他工况,假定结构整体处于受压状态,桩(包括锚杆)采用抗压刚度进行计算,考虑土的刚度;同时在含高水组合工况的内力叠加时,不是直接叠加,是采用高水工况部分与其他工况部分的包络取大。多模型-水浮力作用下的计算模型以下面复合桩基筏板基础、常规桩筏基础、平筏基础为例进行说明:多模型-非高水荷载的计算模型多模型-高水工况计算模型考虑到含高水工况组合情况下,地基土可能部分处于受拉状态,所以高水工况的计算模型中不考虑土的弹簧刚度、桩刚度取抗拉刚度,并且将上部的墙柱位置作为不动支座,用倒楼盖模型计算高水工况的内力,见下图:多模型-高水工况计算模型模型2多模型的线性分析方法存在问题高水工况的倒楼盖模型不能准确考虑上部荷载的不均匀和地基条件的不均匀影响;计算局部抗浮以及桩的抗拔承载力存在误差;必须采用更精确的计算模型??发展方向单模型线性分析多模型线性分析非线性分析?变刚度模型(包络)流行方法,但有局限性(使用楼板模块、YJK的线性分析均属于)高水部分倒楼盖1.2水(高)其他荷载线弹簧(1.2恒+1.4活)没人用1.2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下室外墙计算.docx
- 构思结构群内百度云分享合集0329.docx
- (电子版)李国胜《工业建筑》论文---门式刚架实腹式檩条和墙梁的正确设计方法.doc
- JCCAD《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相关内容功能使用介绍.pdf
- 蝶形平面高层商住楼的结构设计特点.pdf
- 37.超长大跨连体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pdf
- 51.武汉保利广场混合减震连体高层抗震性能研究.pdf
- 10.某带连体高层结构设计.pdf
- 18 连体结构基本知识及设计要点讲解.docx
- 《预制桩工程技术标准》T 13 FJECSA 003-2024.pdf
- 11篇教师参加2022版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专家教授解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研读收获教研交流发言9 .pdf
- 我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研究13000字【论文】 .pdf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区块链技术应用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docx
- 双语新闻阅读与练习 (含答案)--高考英语备考专题复习 .pdf
- 集团公司采购预算变更控制管理制度 .docx
- 浙江S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绩效管理探究【数据论文】6300字 .docx
- 2024年市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商调工作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pdf
- 执业助理医师(临床)考试备考重点题及答案 .pdf
- Unit5SchoolthingsLet’sstart!Let’sread!(课件)新交际英语(级上册.pptx
- 中考英语考点复习七年级(下)Units1~3(教材知识梳理课件练习)《三步冲刺中考英语》之第1步重课本理考点(人教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