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質学参观实习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質学参观实习报告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地质学参观实习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目录 实习的时间、路线和目的…………………………………………………….3 实习仪器……………………………………………………………………….3 实习内容 反虹管………………………………………………………………………….3 大圩…………………………………………………………………………….4 灵川县铁铝合金厂和青狮潭水库…………………………………………….6 白竹境水库…………………………………………………………………….6 实习心得……………………………………………………………………….7 实习的时间、路线和目的 时间 路线 目的 2013年7月8日星期一 学院——潘家——反虹管——学院 以观察平缓地带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为主;训练学生正确使用罗盘实际测量产状。 2013年7月9日星期二 学院——大圩——袁家村——潮田贮木场——学院 观察山麓坡积物特征及下石炭统的不同岩性、岩相及接触关系;观察小型褶皱构造及小型褶皱的伴生劈理构造并绘素描图。 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学院——青狮潭水库——灵川县铁铝合金厂——学院 观察和描述不良地质现象及参观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 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 学院——奇峰镇——白竹境水库——学院 重点观察奇峰镇——大埠逆断层及其伴生构造,并绘断裂构造素描图。 实习仪器:地质锤、罗盘 实习内容 日期:2013年7月8日 实习地点:反虹管 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的地层岩性及其构造现象; 学习罗盘的使用; 观察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其河漫滩沉积物特征; 观察阶地的二元结构特征。 G01 点位:刘家屯南渡口 点性:①观察下石炭统岩关组(C1y)的地层岩性及其构造现象;②学习罗盘的使用。 描述:该点出露,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地层为浅灰色薄层状灰岩夹泥灰岩,泥灰岩呈泥晶结构。岩层的产状为74°∠31°。岩层当中可见两组方解石脉发育,一组顺层发育,另一组穿层而过。 G02 点位:刘家屯北渡口 点性:观察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其河漫滩沉积物特征。 描述:该点位于漓江由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流动的拐弯处,可见河流侵蚀和沉积的地质作用现象。南岸为岩岸(侵蚀岸),岩壁较陡,水较深流速较快;北岸为河流沉积作用而形成的河漫滩,河漫滩较平,宽约10-20m,主要由卵砾石组成,卵砾石的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砂岩、脉石英,还有少量灰岩。砾石的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好,砾石的最大直径20cm,平均粒径5-8cm,从岸边到河床砾石的粒径由细到粗。附漓江河床剖面示意图: G03 点位:洲尾村北岸泄洪渠与漓江交汇处 点性:观察阶地的二元结构特征。 描述:该点发育完好的阶地剖面,阶地由冲积物组成,为一级堆积阶地,阶地面较平坦,阶地剖面高约3m,上面为河漫滩相,高约0.5m,由粉土和粘土组成,下部为河床相,高约2.5m,由卵砾石和粗砂构成,砾石的扁平方向微向河床方向倾斜,局部呈叠瓦状排列。附阶地二元剖面示意图: 日期:2013年7月9日 实习地点:大圩 ①观察下石炭统大塘组(C1d)和下石炭统岩关组(C1y)的地层岩性及其地层接触关系; ②观察小型褶皱现象; ③观察球状风化现象。 G04 点位:大圩钓鱼山半山腰 点性:①观察下石炭统大塘组(C1d)和下石炭统岩关组(C1y)的地层岩性及其地层接触关系;②远观峰丛地貌。 描述:该点出露大塘组(C1d)和岩关组(C1y)地层,点东为大塘组,位于山坡上部,为浅灰色薄质中厚层状,灰岩夹泥灰岩,灰岩呈泥晶结构,其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泥灰岩易风化,结构疏松,可见层孔虫、珊瑚类、蜿足类化石;点西为岩关组,位于山坡的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的矿物成分为白云石,风化后呈灰黑色,表面有刀砍纹,俗称姑婆脸。大塘组和岩关组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地层产状为160°∠36°。该点往西看可见岩溶峰丛地貌。附钓鱼山地层整合接触关系示意图 G05 点位:袁家村沿河进约200m处的南壁 点性:观察小型褶皱现象。 描述:该点出露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地层中的小型褶皱,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