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关系心理学笔记.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際关系心理学笔记

人际关系心理学笔记 来自: 小额信贷员:高(银行股集中营: 2008-12-05 13:14:13 第一章 绪论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比行为更为深层的东西,是个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的行为的关联性和必然性规律。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也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4、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5、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6、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3)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4)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总之,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不但是历史的必然性,更是现实的需要。 7、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接触-融合。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  (1)圆形传递(无核心,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  (2)轮式传递(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  (3)链式传递(信息一个接一个地传递)  (4)Y式传递(先进行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 2、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  (1)单线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  (2)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  (3)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有些人未接受到信息,与交际面有关)  (4)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 3、人际关系结构的类型: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4、霍桑实验--梅奥:由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等组成。p40-43 5、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  (1)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  (2)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  (3)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  (4)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模式图表示。 符号相互作用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所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观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把人的行为仅仅归结为是对符号的理解,过分夸大交际符号的作用,这是不足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