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评论员文章.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日報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为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本报评论员 2012年10月23日08:2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 字号?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关键因素。当前,我们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用科学理论武装这个根本,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共识,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最根本、最现实的意义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更好地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总结发展实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凝结了对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我们只有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才能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道理上不难理解,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却殊为不易。因为这意味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发展模式,打破利益格局,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重要考验,是对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新要求。在现实当中,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还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用老经验、老办法、老规矩束缚了科学发展的脚步。这要求我们在学习中更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全局的宽广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下大力气扭转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在于将思想认识上的收获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力举措。面对发展的期盼、执政的考验和环境的约束,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怎样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怎样进一步重视和改善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一切问题的解答,都需要我们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的学风,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转化成推进实践的现实动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丝毫也离不开坚强的制度保障。不断深入学习,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勇于开拓进取的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唯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这一战略思想的有力落实,才能在战略机遇和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始终把握方向,赢得主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经济转型与社会发育协调兼顾 ——中国道路的十年探索之十 本报评论员? 2012年10月20日05:1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 字号?   十年回眸,在经济转型的时代底色中,社会发育的扬帆起航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道亮色。循着科学发展的道路我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交相辉映,需要经济转型与社会发育的协调兼顾。   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奇迹”,在把中国带入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也让中国面临着“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活力蓬勃迸发,新老矛盾叠加交织。21世纪的这一个10年,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区域差距的现状,折射着经济转型的刻不容缓;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改革,传递着共享改革成果的发展追求;流动大军、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的困境,呼唤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没有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难以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用好战略机遇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为什么,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经济活动镶嵌在社会关系之中,不能独立于社会关系之外,因此经济转型与社会发育的协调兼顾,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施政目标;从“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到“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社会公平正义、人民主体地位成为时代强音;从“三位一体”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