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玄奘离开碎叶城后,又经过了好几个小国家,然后来到了位于西域中部信仰拜火教的飒秣建国,这里有用火驱赶佛教僧人的传统。玄奘在这里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玄奘在离开碎叶城后,继续向他的目的地行进,在经过了好几个小国家以后,玄奘的脚步又停留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家——飒秣建国。在我们的汉语史籍当中,这个国家更为著名的名字是康国。今天汉族里很多姓康的人的祖籍,应该就是在这里,这是有历史依据的。玄奘到达飒秣建国,也就是大致今天撒马尔罕的时候,这个地方正处于鼎盛时期。在那么遥远的一个地方,居然这个城市的内城东门叫做“中国门”。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面,留下的关于撒马尔罕的记载非常珍贵,因为这个城市被蒙古大军摧毁以后,除了考古发掘出来的东西,它的古代史相对而言文字记载就不多了。而玄奘在它的鼎盛时期到达那里,记下了自己的观感:“异方宝货,多聚此国”(非常遥远地方的各种珍宝和货物都汇聚到这里,这已被当地的考古发掘充分证明了),“机巧之技,特工诸国”(当地的手工艺技术,是其周围地区中是最好的,就像龟兹的音乐在西域诸国里是最好的一样),“风俗猛烈,……其王豪勇,邻国承命,兵马强盛,多诸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这个国家的风俗非常刚烈,非常勇敢,他的国王尤其了不起。“赭羯”的意思是猛士、勇士、战士,说这个国家盛产战士,视死如归),最重要的是“凡诸胡国,此为其中,进止威仪,近远取则”,中亚地区有那么多国家,飒秣建国在中间,远近诸国都去模仿它的行为和威仪,所以这是一个带有示范性的中亚国家。
照这么说来,这里应该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停留之地,可以让玄奘停下他疲劳的脚步,调整他远途跋涉后疲惫的身心。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作为一个带有示范性的文明古国,飒秣建国为什么不能成为玄奘理想的休息地呢?玄奘在这个地方遇到了什么麻烦?
飒秣建国虽然很强盛,又有那么多异方宝物,出产骏马和勇士,周围各国都要向他学习,但这个地方从国王到百姓都不信仰佛教。他们信仰什么呢?“事火为道”,他们跟突厥可汗一样,崇拜的是拜火教,崇拜火、崇拜光明。这里的人都不是佛教徒,有两所寺庙,但却没有僧人居住。当地有一种非常怪的传统:如果有信仰佛教的僧人到来,住到庙里的话,他们就要放火驱赶你,因为在他们心目当中,佛教是愚暗,于是要放火驱散邪恶。在这样的情况下,玄奘当然不可能从这个国家那里,得到他一路上几乎已经习惯了的热情接待。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当玄奘刚刚到达的时候,国王的接待很简慢(法师初至,王接犹慢),不把他当事。以前一路过来,得到消息的国王都会到东门口,率领僧俗大张旗鼓地欢迎玄奘,这个国王没有这样做。尽管这样,玄是从突厥王朝的叶护可汗那儿来的,可汗还在自己的军队里找通晓汉语和西域各国语言的人才,让他们一路护送玄奘往前走,所以飒秣建国虽然厉害,但看在叶护可汗的面子上,这个国王还是见了玄奘。这个国家本来就不信仰佛教,对佛教也没有善意,如果是一般人的话,国王反正也接见了我,我补充点粮食和水果,换点马,再打点水就可以走了,而玄奘没有。玄奘不是这样的人,也不是这样的格,他绝不会轻易放弃感化一国国民、感化一国国王,使其皈依佛教的这么一个机会的。
放在今天,玄奘绝对是一个公关高手,他非常善于寻找朋友,更善于化敌为友,善于把一切不利于他求法事业、弘扬佛法的力量,转化成对他的事业有帮助的力量。在来这儿之前,他处理和突厥叶护可汗的关系就非常成功。叶护可汗原本不信佛教,也是一个拜火教徒,但最终受到玄奘人格的感化,开始支持玄奘,并派人护送他西行。到了飒秣建国,玄奘利用国王款待自己的大好时机,对这个国王展开了强有力的弘法工作。玄奘本身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佛教教育家,在佛教历史上,本来就强调用各种方式来弘法,玄奘深谙此道。从这个角度看来,玄奘是一个懂得因材施教的优秀教师,绝不像《大话西游》里的那个唐僧,唠唠叨叨,言不及义。现实历史当中的玄奘,绝不是这么一回事。最终,飒秣建国国王被感动了,最起码短暂地折服了——不一定是被佛法所折服,而是被眼前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求法僧的风范、魅力所折服了,国王“欢喜请受斋戒”。斋戒是佛教的一种仪轨,他开始按照佛教的礼仪敬事,按照佛教的规矩生活。这可能是短暂的,但至少国王被折服了,于是对玄奘“遂致殷重”,也就是说,他待玄奘的态度逐渐变殷切和尊重起来。
尽管玄奘折服了国王,但仍然无法改变飒秣建国整个国家的信仰,而此时的飒秣建国却发生了拜火教徒与佛教徒的冲突。玄奘巧妙地化了这件事情,这不仅证明了玄奘对国王做的思想工作对佛教的弘扬有好处,也展现了玄奘人格的另一方面:他仅仅是一位僧人,作为一名社会人,他在处理问题、摆脱困境、化解矛盾方面,有着超凡出众的能力。
原来,跟玄奘同道而来还有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