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设计一解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设计一解读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史》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五、六句):写差使的凶横残暴和老妪的痛苦情状。 第三部分(第三段):写老妪致词。 第四部分(后四句):尾声,暗示老妪已被差使抓走。 《望岳》: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史》: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 25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称“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简介作者 了解背景 《望岳》是流传于世的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是诗人二十五岁时在齐赵一带漫游时的作品。它的境界高远,洋溢着泰山的俊美,洋溢着青年诗人的满腔壮志和不凡才气。 吟读诗歌初步感知 《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联品析 第一步:解说注释 第二步:描述诗联 第三步:品析字句 赏析诗句 进入意境 赏析诗句 进入意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夫:语气词。 泰山的威仪怎样呢?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遥望之笔。问句表达出对泰山的惊叹,答问点出其巍峨的气势;“青未了”,写泰山青峰连绵,一望无际。 赏析诗句 进入意境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阴阳:山北为阴,山南为阳。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神奇秀美,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好像被分割为黄昏与清晓。 远望之笔。“钟”字将大自然描写的如此有情;“割”字炼的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赏析诗句 进入意境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心胸摇荡。曾云:层云。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 看山中云层叠起,不禁心胸摇荡,极目远眺,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 近望之笔。团团云层层出不穷,写泰山高险;凝望鸟儿渐入山谷,写泰山的幽深。 赏析诗句 进入意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一定会。凌:登上,直上。绝顶:山的最高峰。 我一定会登上泰山绝顶,放眼四望,群山是那样的渺小! 述志之笔。点明题旨,气势不凡,意境辽远;是千百年来传诵的名句。 吟读诗歌 体会意旨 吟读 读出赞美之情 读出期盼之情 情境导入 营造氛围 《望岳》之后20年左右,爆发了安史之乱。756年6月,叛军攻下唐朝都城。杜甫在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解回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安史之乱是发生在755年至763年唐朝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 尝试诗联品析 解说注释 描述诗联 品析字句 诗联品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国都;国家。破:残破。城:长安城。 国家已经残破,只是河山尚存;繁华的长安城如今草木深深,一片荒凉衰败。 “破”字让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开篇写景抒感,忧国之情极其沉痛。 诗联品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伤感时事。恨别:怅恨离别。 为国家的残破和家人的离散而伤感怅恨,我看花溅泪,听鸟惊心。 “感时”承上,“恨别”启下。“花溅泪”“鸟惊心”小处落笔,景随情移,以美景写哀情。 诗联品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指战争。家书,家信。抵:值。 战火连绵,延续多月;音讯不通,一封家书能抵上万两黄金啊。 “连三月”写战事长久,“抵万金”写音讯隔绝。此联也是杜诗中传诵甚广的名句。 诗联品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抓,挠。浑:简直。欲:将要。不胜簪:插不上簪子。 愁绪缠绕,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搔”写出了心中的焦虑,“不胜簪”写苍老之态,从侧面写忧国、伤时、思家之情。 创设情境 自然导入 历尽千辛万苦,杜甫终于从长安逃脱,到达了唐肃宗所在地,皇上见他忠心耿耿,赏给他一个左拾遗的官,也就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相当于谏官。杜甫虽然有魏征直谏的勇气,但是唐肃宗却没有唐太宗纳谏的海量。于是,杜甫不可避免地被贬官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