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中考化学第七单元汇编--答案
2010年中考化学第七单元汇编1. 答案:(1)氧气的浓度(或氧气的含量、氧气的纯度、氧气的质量分数、氧气的体积分数)将煤做成蜂窝状,燃烧更剧烈(或木材架空后燃烧更旺等)(2)环境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2.C 3.C4. 答案:(1)5O22P2O5(2)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B试管内液面上升。5.A 6.D 7. (1)可燃物 (2)开门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使室内氧气更充足 (3) A (4)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8.D 9.B 10. (1)酸雨 (2)①2NaOH+SO2=Na2SO3+H2O②2NaHSO3△+SO2↑+Na2SO3+H2O(3)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分别分成了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然后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答案合理即可)11. (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引起温室效应(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也可) (2)植物的光合作用 CO2+4H2=CH4+2H2O (3)随手关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2.(10红河19)(2)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和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今年红河州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天干物燥易引发火灾,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防范意识。一旦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增大空气的流通,使燃烧更旺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13.A 14.D 15.D 16.B 17.D 18.B 19.D 20. 1) 碳(2)108 C8H8+10O24H2O+8CO2 1.86 1.6821.B22. (1)化学 电 无色液滴 (2)开发“非石油化”能源 6CH4 C6H6+9H2 (3)CH4+2H2O(气)====CO2+4H2 KHCO3 3 (4)2Fe2O3·H2O23.C 24.C 25.B 26.D 27. (1)SO2 (1分) SO2+H2O=H2SO3 或(SO3+H2O=H2SO4) (2分) (2)可吸入颗粒物 (2分) (3)水或土壤 (2分) (答对1个给1分,共2分)28.A 29.D 30.D 31. C 32.C 33.D 34.A 35.C 36.B 37.A 38.D 39.D 40.C41. (1)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二氧化氮 (3)①检验原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②甲中药品由红变黑 乙中石灰水第一次不变浑浊,第二次变浑浊 ③在d处将尾气点燃(或在d处用气球收集尾气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42. 达州是国家“十一五”天然气开发的重点地区和“川气东送”的起点,有“中国气都”之称。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或CH4。⑵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 点燃== CO2+2H2O(2分)。⑶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⑷若晚上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不能做的事情是不能开电灯或打电话或使用打火机等。43.C 44.C 45.D 46.A47. 氯化钠 甲烷 一氧化碳48. (1)塑料 (2)吸附 (3)分子在不断运动 与氧气接触更充分49.D50. 图Ⅰ、图Ⅱ是研究燃烧的条件的装置,试分析后填空:图Ⅰ实验是利用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 条件下燃烧和不燃烧,来证实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仅用图Ⅱ所示装置就可以证实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才能燃烧,其做法是: 间歇通入氧气 。51.A 52.B 53. 2H2SO4+O2=2H2SO4吸附性 AC54. (共5分,若答出观点一或观点二且论证充分的给5分。若答出观点三,虽然论证充分,但最多给3分。若观点正确,但论据不充分或不相符,酌情扣分) 观点一:燃烧的“利”大于“弊”(1分) 论据①: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1分) 如燃烧煤、天然气、柴草做饭,火力发电;汽油、柴油燃烧给汽车提供能源。(1分) 论据②:燃烧反应能为大自然和人类提供新物质(1分) 如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在化学工业上,人们利用特定的燃烧反应为化学工业提供所需的反应物,如炼铁工业利用炭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用来冶炼铁。含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反应物(答出1点给l分) 观点二:燃烧既有“利”也有“弊”(1分) 论据①: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1分) 如燃烧煤、天然气、柴草做饭、火力发电;汽油、柴油燃烧给汽车提供能源。 论据②:燃烧能为人类活动提供新物质(1分) 如金属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 论据③:火灾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1分) 论据④:燃烧给自然界带来大量有害的物质。(1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