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刑法学江湖版图或将现“苏派”
(转载自自中国法学创新网,标题为转载者所加)
转载者按:笔者2006年来到南京,深感江苏刑法学落后的状况。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江苏刑法学实力快速上升,南师大、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令人疑惑的是,老牌名校南大刑法与前三者相比,逊色不少),刑法学江湖版图未来或将增加苏派。起步很晚的东南大学法院院刑法学异军突起,未来发展或不可限量。笔者将姜涛、钱叶六、欧阳本琪称为“苏派刑法青年三剑客”。
总体来看,2012年的刑法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客观归责代替犯罪构成理论成为研究的最大热点。对客观归责理论的研究已不再停留于概括而论,危险承受、自我决定、中立的帮助行为、溯及禁止、注意义务违反关联等艰深问题,均有知名学者专门发表文章展开讨论,古色森然的德日刑法大厦正逐渐展露出它的全貌。至少在研究的问题领域上,中国学者正在与德日同行迅速靠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开展平等对话。
(2)对立焦点逐渐清晰,刑法学派初见成型。从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到刑法主观主义、刑法客观主义,再到形式解释论、实质解释论,刑法学界的观点对立不断升级,顶级大家一一亮剑,引起学术围观,各种解读文章纷纷面世。经过反复的思辨、商榷、反论、驳难、梳理、澄清,在概念范畴和术语使用上渐趋一致,在逻辑起点和争论平台上寻找共识,真正有价值的学术争鸣由此开始,中国的刑法学派也就此初见成型。
(3)分则研究总论化,问题领域不断拓展。2012年发表的187篇CLSCI论文,有60多篇是关于分则问题的,不仅在数量上扭转了我国刑法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重总论、轻分论”的偏向,研究方法也有所创新,不少诈骗罪、交通事故犯罪的文章融合了共犯与正犯论、因果关系论、客观归责理论的最新成果,分则研究水平有显著提升。与时代社会发展相呼应,交通刑法、医事刑法、劳动刑法等崭新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我国刑法学研究正逐渐走向精细化。
研究队伍总体评价
2012年CLSCI刑法学论文共涉及高产作者(发表2篇以上论文)30人。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合作作者,本报告仅统计第一作者。
作者 篇数 他发数 三大期刊篇数 出生年份 张明楷 9 8 2 1959 刘艳红 5 5 1 1970 于志刚 4 4 2 1973 周光权 4 4 1 1968 姜 涛 4 4 0 1976 刘宪权 4 3 0 1955 钱叶六 3 3 2 1974 孙万怀 3 3 0 1968 欧阳本祺 3 3 0 1972 李 川 3 3 0 1980 陈兴良 3 2 0 1957 周 详 3 2 0 1975 车 浩 2 2 2 1977 高铭暄 2 2 1 1928 王 强 2 2 1 1981 赵秉志 2 2 0 1956 黄 风 2 2 0 1956 黎 宏 2 2 0 1966 刘 远 2 2 0 1971 劳东燕 2 2 0 1974 王志祥 2 2 0 1971 肖本山 2 2 0 1968 涂龙科 2 2 0 1978 付立庆 2 2 0 1976 叶良芳 2 2 0 1970 彭文华 2 2 0 1972 陈珊珊 2 2 0 1977 陈 伟 2 2 0 1978 冯 军 2 1 0 1963 王耀忠 2 1 0 1969 从2012年CL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构成来看,刑法学研究队伍不仅阵容强大,而且结构合理。在中年一代刑法学大家大放异彩的同时,并没有挤占青年一代学者的发展空间,从侧面反映出刑法学学科自身发展的成熟。
老一辈学者中,高铭暄教授以85岁高龄依然笔耕不辍,堪称学界典范。50后、60后学者的杰出代表张明楷、陈兴良、赵秉志、刘宪权、周光权等,依然是我国刑法学研究的中流砥柱。70后学者堪当重任,共有16人上榜,占据高产作者总数的一半还多。在三大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的作者,除了大师级的张明楷教授以外,于志刚、钱叶六、车浩都属于70后,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70后学者都已撑起刑法学研究的半壁江山。80后一代有李川、王强上榜,两位都是新晋高产作者,一人发表3篇CLSCI,一人实现了三大期刊的突破,期待他们保持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在未来的刑法学界大显身手。老中青三代刑法学人薪火相传,研究梯队呈金字塔形结构,由老到青渐次增多,70后、80后学者构成金字塔的坚实基础,预示着刑法学的发展后劲十足。
(三)法学院校排名分析
2012年的CLSCI论文共来自62家单位,其中刊发数量排名前10位的单位如下:
名次 科研单位 总篇数 他发数 三大期刊篇数 作者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22 21 4 张明楷(9)、周光权(4)、黎宏(2)、劳东燕(2)、钱叶六、何庆仁、黎旸、陈鹏、尹晓静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14 12 2 冯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