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辩论培训教程.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争鸣辩论培训教程

第一周 思维培训教材 1、立论 我们这个培训,是以辩论赛的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在培训过程中,会给大家介绍一些辩论赛之外的东西,希望能给大家的生活也增添一些乐趣。这个培训,主要是为了介绍一些辩论过程中应该理解的知识。我们的计划是,用一个小时讲完课程,并接受大家的提问,然后大家可以自由地讨论一些关于辩论方面的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辩论词。 好,下面我们开始正式的课程。在去年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使用的辩题是“奥运商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当时持的立场是正方。后来有同学提意见说我们选择的立场实在太有利了,很多问题没有讲清楚,所以这次培训,我们使用一个不利的立场。下面请看我们准备好的辩题: 辩题一:(本辩题用于我们培训使用) 正方:善必有善报 反方:善未必有善报 立场:正方 辩题二:(本辩题用于大家自己练习使用) 正方: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 反方: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 立场:可任选。 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是立论方面的东西,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完成一辩稿。在拿到辩题之后,我们往往要先后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理解辩题 2,寻找立足点 3,从理论或事实方面,来简单地论述立足点 4,查找支撑辩题的资料,并从中提取本方可以利用的观点。 先来看看第一步:理解辩题,即审题。 可能大家都看出来了,站在正方的立场上,要把自己的说法弄得圆满是相当困难的,这种困难来自于什么呢?应该就是这个“必”吧?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都习惯于认为“必”等于百分之百,其中不能有例外。 这种认识正确与否,我们暂且不去管它。按照准备比赛的一般流程,我们先把辩题中的各个关键字定义给查找一下,然后找资料进行一下理解: 善:⒈善良;慈善   ⒉善行;善事   ⒊良好 ⒋友好;和好 以上是使用百度百科搜索到的几个词条,当然里面还有其他的几个词条,但因为与我们的辩题不太符合,所以我们省去不理,只看这几条好了。 看了上面这四条定义,是不是觉得对于善的理解还是很模糊?似乎有人举出一个行为,我们马上就能够判断它是不是善,但我们又无法讲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出现这种情况,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因为我们对于善的理解还不到位。下面,我们在百度百科里面,又找到了一些理解性的文字,用以补充我们对善的理解:   “可欲之谓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对善的理解,也是我们的先哲最早对“善”的解释和定义。善就是“可欲”,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 苏格拉底就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 “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 ”。   佛教认为善行是对自己有益的,对他人亦是有益的行为;是在今世好的,在来生也是好的行为。这四个条件具备,才能算是纯善的行为。佛教所说的善法就是指包含善的行为,善法就是善行。善法有世间的,有出世间的;种类繁多;但简单点来讲,最基本的善法,不出十种,叫做“十善”。这十善法,即是十恶法的反面: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嗔,不痴。 看完了以上这些对于善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善包含自身的修养,要求主观上希望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利;第二,行善过程中,人的行为要对别人有利;第三,由于没有强调自己的利益,所以自己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可能有一些牺牲,所以善行应该是对自己可能有损而对别人有利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第三点不太合理,因为佛教认为只有对自己与他人都有益的行为才算作是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善都是对别人有益,而对自己无益的。看资料的时候,要有一些批判精神,对资料中明显不合逻辑的东西,要作出自己的判断。一味地盲目相信资料,很可能会给辩论准备留下隐患。 由此,我们再总结出善是什么: 善:善即人们在良好意愿的驱使下,作出有利于其他人的事情。在善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行善者造成一定的损害,但行善者仍然愿意作出这些牺牲。再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善需要包含好的意愿、好的行动和好的结果三个方面。因为对于一些有善心无善行,或者有善行无善心,以及因方法不对而造成恶果的现象,我们很难解释它到底是不是善,从而也就很难判断它需不需要善报。把这些问题刨出去,剩下有善心、善行、善果这一部分内容,就没有争议了。 再来看“必”与“善报”的含义 必: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上来找“必”的含义,即必然性与趋势性。再查“必然”是什么意思,结果也是“趋势”,由此可得出结论,“必”指的就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趋势。 善报:在人做了善事之后,得到好的回报。“善报”必然要与善行要有因果方面的关系,否则人得到的好处不能被视为善报。 以上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在进行概念的理解时,如果感觉对某些概念了解得不是很深,或者在面对具体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