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解读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学校:茶园小学 年级:四年级 姓名:李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联系书写有魅力的语言,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入情入境,动情朗读,用读代替讲,让学生深入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留意广告语、标语、警示语,在身边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能用优美的语言,诚挚的话语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春天大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背诵并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我注重“以生为本”,通过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寻找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其魅力,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立足于“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读代讲、读中领悟、结合情境创设,让学生合理展开想象,学会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精彩的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 2、教师自制的重点句段、春天美景、句式训练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什么话让你最难忘?能说说为什么难忘吗? 2.你能想象到语言的作用有多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3.板书:语言的魅力 二 了解巴黎的相关知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了解巴黎的相关知识。 法国首都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等,是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美丽的塞纳河两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36座大桥横跨河上,使河上风光更加婀娜多姿。河中心的城岛是巴黎的摇篮和发源地。塞纳河畔圣米歇尔林阴大道有绵延数千米的旧书市场,每天都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游客来这里选购心爱的古籍,形成塞纳河畔古老的文化区——拉丁区的一大特色。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课文主要讲了繁华的巴黎大街上,一位失明的老人身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看到的人们都姗姗而去。诗人让·彼浩勒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有很多人给老人钱。 学生:课文主要讲了巴黎大街上,让·彼浩勒在失明老人原来的木牌上“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添写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改变了原先无人施舍的状况。体现了语言的魅力。 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添写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的前后变化,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褴褛的失明老人在行乞,开始人们无动于衷,后来当法国大诗人让·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讨牌上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人们纷纷慷慨解囊。 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请你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姗姗而去(shān) 衣着华丽(zhuó) 良辰美景(chén) 衣衫褴褛(lán lǚ) 理解词语的意思。 浓厚:(色彩、意识、气氛等)浓重。 姗姗:脚步缓慢。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褴褛:泛指破烂的衣服。 莺歌燕舞:黄英在各产,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在常比喻大好春光活比喻美好形势。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呵景物。良,美好;辰,时辰。 3.请和你的伙伴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 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的梗概 1.默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先自己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将意思相反的段落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段练习。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在巴黎的大街上,失明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着路人的帮助,路人却无动于衷。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诗人让·彼浩勒悄悄在木牌上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作用的原因。 五 学习小结,朗读课文 1.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文章中所讲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织出爱的纽带。这篇课文生动感人,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容易吸引学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