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娘与崔莺莺摘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丽娘与崔莺莺摘要

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比较分析 中本1201班 钱辉珉 一、家庭背景相似 杜丽娘 名门世家,太守之女,才貌端妍,精通琴棋书画,极善女红。家教甚严。*“后堂会所,请先生则是黉门腐儒”。*年二八,不知家中花园何在。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崔莺莺 相国小姐,年一十九岁,针指女红,诗词书算,无不能者。天姿国色。有红娘“行监坐守”。* 【寄生草】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二、时代背景不同 《牡丹亭》 成书于晚明。 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灭绝人欲。《女戒》、“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统治。 王艮主张“身是本,天下国家是末”。* 李贽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率性天真”。 《西厢记》 成书于元代。 蒙古铁骑踏破了由程朱理学建构的宋人社会,出现文化大融合和思想多元化的现象。 但汉族在元代处于社会的第四等,备受歧视,正因如此,汉族中的名门望族对封建礼教更加推崇,门第观念更加强烈。 崔莺莺与郑尚书长子郑恒的亲事。 “玷污家门”“辱没了你父亲”“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媚” 三、反抗形式不同 崔莺莺——被动的反抗者 遇到张生,害了相思,“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并没有主动追求。后在红娘的帮助下,与张生通书信,探病。 “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我逗你耍来”“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咱” 老夫人逼迫张生上京赶考应试,莺莺同意。 张生衣锦还乡,莺莺说:“你总算没有辱没了相府门第” 杜丽娘——主动地反抗者 “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有感于时间流逝,青春虚度。 “吾生于宦族,长于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感伤个人才貌被埋没。 “惊梦”后主动“寻梦”,“寻梦”不成,反害相思病,“自画春容,埋于太湖石下”,后“魂归冥漠魄归泉” 魂魄寻寻觅觅,终于寻得柳梦梅,大胆表达了爱意,魂荐枕席,“生同室,死同穴”。又在柳梦梅的帮助下死而复生,见圣驾述重生之实。 四、个性特征的差异 (一)行为能力不同 崔莺莺的反抗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红娘的帮助,红娘的机智、开明是令两个人在一起的重要因素。 杜丽娘则不同,她是靠自己的勇气与智慧赢得了与柳梦梅的相伴一生。做鬼时敢于质问判官情人的姓名,大胆敲开柳梦梅的房门表达爱意“妾千金之躯,一旦付与郎矣,勿负奴心。”复活之后,与父亲争辩,与皇帝据理力争。 (二)情感途径不同 崔莺莺是由“情”到“欲”,先害的相思。 杜丽娘由“欲”到“情”,因伤春才入梦与柳梦梅幽会,后害相思。“昨日所梦,池亭俨然。只图旧梦重来,其奈新愁一段。寻思展转,竟夜无眠。咱待乘此空闲,背却春香,悄向花园寻看。” (三)形象色彩不同 崔莺莺的形象带有“写实性”的色彩。《西厢记》只是自然地描写崔、张的爱情,最大的阻碍是老夫人瞧不起张生的赖婚之举。 杜丽娘的形象带有“意象性”的色彩。《牡丹亭》全剧都透漏出封建意识对自然人性的压迫。 五、结语 综上所述,杜丽娘比崔莺莺略高一筹。 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