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狂犬病综述
我国狂犬病流行现状及有关防治措施的建议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人兽共患病,病死率几乎100%。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而我国狂犬病在地区分布、季节分布和人群分布上都存在不平衡现象,由于各方面因素,目前防治状况并不乐观。针对这些状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狂犬病 流行病 现状 防治根据WHO的官方数据,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亿居民正在受到狂犬病的威胁。虽然人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已经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但是全球每年仍然有50000-60000人死于狂犬病,狂犬病已经成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狂犬病。一、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高度致死性脑脊髓炎,是以狂躁、恐水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人兽共患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高达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病原学1、分类与结构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直径为75-80nm,长140-180nm,由2个结构和功能单位组成,外壳上覆盖的棘状突起为G蛋白三聚体。这些蛋白能识别易感细胞膜上特定的病毒受体。核壳体,呈螺旋状排列,由基因组RNA与N、L及P组成,作用是确保基因组在胞质中的转录和复制;蛋白M位于核壳体和外壳之间,决定了病毒出芽及其子弹状外形。2、血清型根据血清学和抗原关系可以讲狂犬病病毒分为4个血清型。血清1型包括古典狂犬病毒、街毒和疫苗毒株,血清2、3、4型为狂犬相关病毒。血清1型的疫苗株对狂犬相关病毒很少或没有保护作用,遗传学研究肯定并扩展了这种分类:4种基因分型与4种血清分型相对应。此外,后来从欧洲蝙蝠分离得到的狂犬病毒EBL1和EBL2分为基因5型和基因6型。3、抵抗力病毒可被各种理化因素灭活,不耐湿热,56℃时15-30分钟或100℃时2分钟均可使之灭活,但在冷冻或冻干状态下可以长期保存病毒。在50%甘油缓冲液保存的感染脑组织中病毒至少存活1个月,在4℃以下低温可保存数月之久。病毒能抵抗自溶及腐败,在自溶的脑组织中可保持活力达7-10天。(二)流行病学全球每年有5.5万人左右死于狂犬病,在亚洲每15min就有1人死于狂犬病,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狂犬病死亡人数位居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艾滋病、结核病。各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对狂犬病都有易感性,人也有较高的易感性。冷血动物在试验感染后不患病,但可成为带毒者及排毒者。1、宿主与传染源哺乳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犬类是发展中国家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约94~98%的人类狂犬病是由犬只传播的。此外,在自然界中狂犬病还曾见于猫、狼、狐狸、蝙蝠等动物。禽类则不敏感,鸡、鸭、鹅、孔雀等也可以发生狂犬病,但疾病的发展过程较慢,通常呈麻痹型。鸭对狂犬病毒有较强的抵抗力,只有29%可以出现神经症状。冷血动物如鱼、蛙、龟等则可以抵抗狂犬病病毒的感染。目前,在中国发现的宿主动物有犬、狼、狐狸、猪、猫、鼠等。2、传播途径狂犬病可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狂犬病毒不能穿过完整的皮肤,它是通过伤口或黏膜的直接接触进入体内,最常见的方式是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或者移植携带病毒者的器官及组织。人是狂犬病毒的终末宿主,尚未证实除移植携带病毒者器官以外的人与人之间有传播病毒的病例,包括医生与患者之间。尽量避免与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接触而造成的伤害是切断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3、人群易感性被患病动物咬伤后并不全部发病,在狂犬疫苗使用以前的年代,被狂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30%-35%左右,而目前被狂犬咬伤后如能得到及时的疫苗接种,其发病率可降低至0.2%-0.3%左右。4、影响发病的因素及易感人群发病率受被咬伤口的部位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头面部咬伤者比躯干、四肢咬伤者发病率高,因头面部的周围神经分布相对较多,使病毒较易通过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同样理由,伤口越深,伤处越多者发病率也越高。还有,被狼咬伤者其发病率可比犬咬伤者高一倍以上,这是因为野生动物唾液中含病毒量比犬高,且含毒时间更为持久。本病的发生还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特征和季节性,一般温暖季节发病较多,由于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中发病较多。狂犬病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某些职业如兽医、野外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是感染狂犬病的高危人群。5、人的病程和临床症状狂犬病潜伏期长,病程短,常为2-4d,但亦可短至发病当天死亡,或长达31d。可以分为狂躁型(80%)和麻痹型(20%)两种。狂躁型发病之后可以把病程分为三期,即前驱期、兴奋期(或痉挛期)和麻痹期,大多数患者在前驱期时有低热、倦怠、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少年中国说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 (2024年高考真题)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docx VIP
- 小学六年级全册体育教案.doc VIP
- 2024年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2025注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前必背笔记.pdf VIP
- 2025年小学生软笔书法兴趣培养的研究[五篇] .pdf VIP
-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说课.pptx VIP
- 碳捕捉与封存(CCUS)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与挑战研究报告.docx
- 2023年月嫂资格证考试《母婴护理师、母婴保健师》知识题库(含答案).pdf VIP
- 航天飞机任务2007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