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花卉与昆虫(简单版)[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卉与昆虫(简单版)[精选]

第九章 花卉昆虫 (一)、月季昆虫 (二)、菊花昆虫 (三)、君子兰昆虫 1、黄刺蛾 2、日本龟蜡蚧 3、蚜虫类 4、朱砂叶螨 5、铜绿金龟子 6、月季虫害综合治理 1 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鳞翅目 刺蛾科 (1)形态特征 雌蛾体长 15-17 mm,雄蛾体长 13—15 mm。体橙黄色。前翅黄褐色,自顶角有1条细斜线伸向中室,斜线内方为黄色,外方为褐色;在褐色 部分有1条深褐色细线自项角伸至后缘中部。 卵 扁椭圆形,长1.4-1.5 mm,淡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 19—25 mm,头部黄褐色,隐藏于前胸下,胸部黄绿色,体自 第二节起,各节背线两侧有1对枝刺。蛹 椭圆形,粗大。长 13—15 mm。淡黄褐色。茧椭圆形,质坚硬,黑褐色,有灰白色不规则纵条纹,极似雀卵。 (2)发生与为害特点 寄主:苹果、梨、桃、柿、栗、杨、柳、一些花卉等。 为害:幼虫食性杂。初孵幼虫先食卵壳,然后取食叶下表皮和叶肉,形成圆形透明小班,此后小班连接成块。4龄时取食叶片形成孔洞;5、6龄幼虫能将全叶吃光仅留叶脉。 繁殖与习性:5月中旬开始化蛹,下旬始见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为第一代卵期,6—7月为幼虫期,7月下旬至8月为成虫期;第二代幼虫8月上旬发生,10月份结茧越冬。 成虫多在傍晚羽化,以17-22时为盛。成虫夜间活动。雌蛾产卵多在叶背,卵单产或数粒在一起。每雌产卵49—67粒,成虫寿命4-7天。 幼虫多在白天孵化,共7龄 。结茧的位置:在高大树木上多在树枝分叉处,苗木上则结于树干上。每年发生2代。 越冬: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过冬 。 传播:成虫飞翔产卵传播为主。 天敌:上海青蜂、刺峨广肩小蜂、一种姬蜂 Cmptus sp.、螳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3)防治要点 人工防治:及时摘除带虫枝、叶,加以处理。树干绑草等方法清除下树化蛹幼虫。采用敲、挖、剪除等方法清除虫茧。可集中放入刺蛾茧保护器,使害虫天敌羽化外出。将茧埋入30cm深土坑内,踩实埋死。 物理防治: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羽化期于19-21时用灯光诱杀。 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利用各种天敌。应用刺蛾茧保护器将采下的虫茧放入其中,使羽化后的青蜂飞出寄生刺峨。 将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幼虫粉碎,于水中浸泡 24小时、离心 10分钟,以粗提液 20亿 PIB/ml的病毒稀释1000倍液喷杀3—4龄幼虫。 化学防治: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 2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此外,也可用 50%杀螟松乳油、 50%辛硫磷乳油2.5%敌百虫粉剂及 3%西维因粉剂进行防治。 2 日本龟蜡蚧 Ceroplastes japonicas Green 同翅目 蜡蚧科 (1)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背有较厚的白蜡壳,椭圆形,长4-5mm,似半球形,中央隆起较高,表面具龟甲状凹纹。雄成虫体长1-1.4mm,淡红至紫红色,眼黑色,触角丝状,翅l对白色透明,具2条粗脉。卵 椭圆形,长0.2-0.3mm,初淡橙黄后紫红色。若虫初孵体长0.4mm,椭圆形扁平,腹末有1对长毛。7-10天形成蜡壳,12-15个蜡角。后期蜡壳加厚雌雄形态分化,雄蜡壳长椭圆形。仅雄化蛹 。 (2)发生与为害特点 寄主:菊花、杜鹃、阴香、月季、含笑、木瓜、月桂、无花果、悬铃木、苹果、柿、柑橘等。 为害: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 繁殖与习性:春季,初孵若虫多爬到嫩枝、叶柄、叶面上固着取食,8月初雌雄开始性分化,8月中旬至9月为雄化蛹期,蛹期8-20天,羽化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雄成虫寿命1-5天,交配后即死亡,雌虫陆续由叶转到枝上固着为害,至秋后越冬。 可行孤雌生殖,子代均为雄性。年生1代。产卵盛期:山东6月上中旬,河南6月中旬,山西6月中下旬。每雌产卵千余粒,多者3000粒。卵期10-24天。 越冬:以受精雌虫在1-2年生枝上越冬。 传播:初孵若虫随风传播,人工带虫苗木传播。 天敌:红点唇瓢虫、蜡蚧扁角跳小蜂、蜡蚧黑小蜂、夏威夷软蚧蚜小蜂、长盾金小蜂等。 (3)防治要点 人工防治:剪除虫枝或刷除虫体。冬季枝条上结冰凌或雾凇时,用木棍敲打树枝,虫体可随冰凌而落。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各类天敌。 化学防治:刚落叶或发芽前喷含油量10%的柴油乳剂。 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也可用矿物油乳剂,夏秋季用含油量 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用8-10倍液。 3、棉蚜(瓜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 同翅目 蚜科 (1)形态特征 干母 体长1.7mm,无翅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