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doc

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doc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

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 总 体 规 划 前 言 我国山地丘陵分布广,季风气候明显,易引发洪涝及山洪地质灾害。2010年汛期,全国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局地强降雨,引发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溃堤、一些中小水库出险、局部暴发山洪地质灾害,特别是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暴露出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是防灾减灾体系的薄弱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抢险救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2010年7月和9月,国务院第120次和126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要求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按照国发〔2010〕31号文的要求,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2010年12月底完成《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写工作。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重点对规划目标内容、治理区域、治理重点、治理措施等进行了多次协调和衔接,并开展了必要的实地调研,力求做到统筹考虑、协同配套、有机结合,达到综合防治效力。《规划》多次征求了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并与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2011年元月21日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听取专家意见。根据部门、地方和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 2011年5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国务院批准了《规划》。6月初,发展改革委将《规划》印发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请各有关部门提出分省区任务分解建议。2011年底前,有关部门陆续提出了规划任务分解建议方案。发展改革委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将部分规划任务分解到各省(区、市),落实了责任单位。 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国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依据。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概况 我国河流众多,除大江大河外,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有9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70多条,大多为大江大河主要支流,也包括较大的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流域面积在200~3000 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600多条。洞庭湖、鄱阳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流域面积为42.5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库8.7万座,其中大中型水库0.4万座,小型水库8.3万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暴雨多发的气候特征、密集的人口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全国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山丘区(防治区)面积约为487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50.7%,涉及29个省(区、市)的2058个县,防治区内共有人口约5.7亿,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110.7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主要分布在西南高原山地丘陵、秦巴山地以及江南、华南、东南沿海的山地丘陵区。全国现有初步查明的山洪沟约1.98万条,泥石流沟2.8万多条,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灾害隐患点约20万处。 我国易灾地区一般地处江河上游的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地带,森林植被和草地生态系统具有破坏易、恢复难的特点,森林、草地、湿地的生态功能减弱,加剧了自然灾害程度。易灾地区林地面积26149万公顷,占全国林地面积的86.1%,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7.1%;草原面积25911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63.7%,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7.0%;水土流失面积25500万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6.6%。 二、治理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以堤防、防洪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防洪预报预警系统逐步得到加强,可防御常遇洪水,防御大洪水能力显著增强。截止到2009年,全国建成堤防及护岸29.14万公里,达标堤防11.67万公里。与大江大河相比,中小河流防洪体系较为薄弱,需进行治理的9000多条中小河流中绝大部分未系统治理;除近年来新出现险情的大中型水库外,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小(1)型病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