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从钉住汇率制度中退出.
如何从钉住汇率制度中退出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主要西方国家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80—90年代,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先后完成了由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本文将通过对四个案例的分析,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从钉住汇率制度中成功退出的可能途径或走向失败的教训。
波兰退出:渐进的经典
与波兰经济改革采取的“休克疗法”不同,波兰汇率改革选择了“渐进模式”。兹罗提经历了“单一钉住美元”、“钉住一篮子货币”、“爬行钉住”、“爬行区间”和“自由浮动”等几乎所有类型的制度安排,成为渐进改革的一个经典案例。
波兰的汇率改革,坚持谨慎的改革原则、渐进的改革战略与坚定的市场取向相结合,每一次汇率调整都顺应了当时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解决了当时宏观经济中的难题,达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因而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效果。
1.“钉住美元”——抑制通货膨胀
1989年12月,波兰议会通过了旨在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一篮子改革法案,决定快速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休克疗法”对波兰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最高曾达到250%.
当时,波兰改革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由于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能够稳定(锚住)一个国家的价格水平,为该国经济提供一个“名义锚”,所以,波兰在经济转轨初期选择了“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2.“爬行钉住一篮子货币”——促进出口
不过,“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也存在许多弊端。在钉住制度下,固定的名义汇率加上波兰与美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导致兹罗提实际汇率上升,影响了出口增长。
为了增加汇率弹性,刺激出口,波兰政府1991年5月将兹罗提由“单一钉住美元”改为钉住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一篮子货币。 1991年10月,又转变为“爬行钉住一篮子货币”。在货币篮子中,美元占45%、德国马克占35%、英镑占10%、法国法郎占5%、瑞士法郎占5%.当时,兹罗提的月爬行幅度为1.8%.
3.“扩大爬行浮动区间”——应对升值压力
1994年,波兰出口恢复增长,经常账户由赤字转为盈余。1995年,波兰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进一步刺激外国资本流入。1995年底,官方外汇储备达到了150亿美元。
为了应对日益增大的兹罗提升值压力,波兰中央银行于 1995年5月开始实施更加灵活的“爬行浮动区间”制度。爬行浮动区间最初为±7%,1998年扩大到:10%.
4.“自由浮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提高货币政策效率
1996年,波兰成为OECD成员国,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到1999年底,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6%,长期信用流入增加3倍,证券投资增加58%.国际收支平衡表出现了大量盈余。
大量的资本流入使兹罗提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为了保持汇率基本稳定,波兰中央银行不得不干预市场,买入外汇,结果造成银行系统流动性不断增加。为了防止信贷过度扩张,中央银行又不得不增加对冲操作的力度。随着资本流入增加,波兰中央银行对冲操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断弱化。
为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增加货币政策有效性,波兰政府于 2000年4月决定放弃爬行钉住制度,实行“没有浮动区间、没有中心平价、没有人为贬值、没有政府干预”的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波兰中央银行不再干预外汇市场,兹罗提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
智利退出:平静的转变
智利的退出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三种汇率制度,最后非常平静地完成了从“钉住汇率”到“自由浮动汇率”的转变。
(一)智利退出的过程
1.从“钉住美元”到“爬行钉住美元”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了稳定国内物价,智利开始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汇率固定在1.05比索兑1美元的水平上。随着智利经济的发展,钉住美元制度造成了比索持续升值,1960- 1962年实际升值12%.
比索升值提高了出口成本,影响了出口增长,造成了智利经常账户逆差。为了弥补贸易赤字,平衡国际收支,从1965年开始,智利从“钉住美元”转向“爬行钉住美元”,对比索进行小幅贬值。
2.从“钉住美元”到“钉住货币篮子”
20世纪80年代初期,智利开始实行“爬行钉住区间”的汇率制度,并通过对浮动区间的逐渐放宽,使汇率浮动的空间越来越大。1982年,智利中央银行将汇率波动区间规定为2%,1985年扩大到:5%,1992年又扩大到10%,1997年达到i12.5%.
在此期间,为了减少美元波动对比索的影响,智利于1995年将被钉住货币由单一美元调整为一篮子货币。篮子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