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及目标
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性质的世纪之争
历史上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五种说法:
1.工具性
2.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文道统一)
3.兼具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等
4.人文性
5.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20世纪前50年——“文言”与“白话”
20世纪前50年,语文教育界并没有直接围绕语文课程性质展开争论。当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而争论的话题则具体表现为文言与白话、文字与文学、国语与国文、技术训练与精神训练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17年——“文”与“道”
直接的语文学科性质之争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关于语文课程的取向问题,建国初期的主话题是“文”与“道”,就是语文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问题。
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49年——1960年
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占上风。1956年的分科教学大纲提出“汉语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有力工具”;1959年《文汇报》刊登育才中学刘培坤老师的《“文”与“道”——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之我见》,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学的教养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2.1961年——1966年
这一阶段政治教育的意识弱化,逐渐被语文教育所取代。
(1)1961年《文汇报》发表社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教育和感染,培养学生正确的观点、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
(2)1962年,林砺儒:“每课的教学目的,不能千篇一律”;吴天石“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三)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工具性”与“思想性”
关于语文课程取向的问题,这一时期的主话题是“工具性”与“思想性”。1980年出台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确定了“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以及“语文课在进行读写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的切入口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语文教材的“科学体系”(欧阳代娜《阅读》与《写作》)
2.语文教学的“模式建造”(钱梦龙的“三主”“四式”)
(四)1990年——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框架
1993年1月,韩军在《语文学习》上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主义精神》一文,在语文教育界倡导人文精神,由此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讨论。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二元融合
教育部在21世纪初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课程性质”做了如下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当然,确定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形态。“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的,不可能是凝固、封闭的。
基本特点的三大表征
(一)语文学科的审美移情性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加强人文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等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
“大语文”: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地运用语言,巩固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的过程及结果的总和;
“小语文”:特指学校教育中,语文课堂上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总和。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挑选典型规范的言语作品作为教材的主体,意在通过定向的规范的语文实践,让学生集中地高效率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是指在课堂中习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而课堂上进行的集中的训练又可以成为社会应用的补充。这种“大语文”与“小语文”的结合,要求中学语文教育必须突出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增强语文的应用性。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语文课程目标发生多少变化,语文教育都不应偏离语文能力培养这一重心。中学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着重于规范的、基础的能力。
总之,就其最终目的来看,语文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就其突出的个性来看,语文学科具有深刻的审美移情性;就其重要地位来看,语文学科具有全面的基础性。
语文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是指人们对课程的价值追求(学语文是为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还是为了丰富精神世界)。不同的说法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
一、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背景
我国原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版驾考错题汇总.doc
- (对子歌》第一课时教学案例.doc
- (对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doc
- (新浪面试题.doc
- (企业战略管理》自测题.doc
- (对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议的几点反思与策略.doc
- [浙江工商大学概率统计模拟试题14解答.doc
- (企业文化》问答题答案.doc
- (企业文化知识竞赛题库.doc
- (对大学生熬夜现象及成因的调查.doc
- 专题06 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年(2020-2024)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1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03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9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 5年(2020-2024)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 社会进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原卷版).docx
- 专题07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5年(2020-2024)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卷版).docx
- 专题11 全面依法治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五年(2020-2024)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7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好题汇编】十年(2015-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