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形成与产生方式探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念形成与产生方式探究

概念形成与产生方式探究白玉摘 要 采用分析、推理和归纳的方法,发现并提出了第三种概念形成方式——创造方式;对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特征进行了对比;确立了人类产生概念的两种方式——发现方式和创造方式。得出了以下结论:个体概念形成有三种方式:发现方式、创造方式和接受方式;其中发现式概念形成可以产生新概念,创造式概念形成一定产生新概念,接受式概念形成不产生新概念。人类概念产生有两种方式:发现方式和创造方式。关键词 概念 概念形成方式 概念产生方式 发现式概念形成 创造式概念形成 接受式概念形成 1 问题提出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概念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现方式,一种是接受方式。邵志芳(2006a)通过举例说明,概念形成有两种方式,即发现式与习得式:比如说,有一类字,叫“A类字”,这一类字有以下一些例子:照、昭、召、刀、凹等,其本质属性就是:韵母为ao的汉字。如果被试通过舍弃非本质特征而得到本质属性,就是采取了“发现”这一形式。如果事先就告诉被试说,“A类字就是韵母为ao的汉字”,这种概念形成所采取的形式就是“接受”或“学习”。霍涌泉(2007)把概念学习的两种方式叫做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概念特征,并以一个名词加以概括,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关键特征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的方式叫概念的同化。易小文和陈杰(2006)认为,掌握概念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日常生活,在与人交往及个人经验积累过程中获得,这种途径获得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另一个则是通过专门教学活动而获得,由于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概念,能够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其内涵与外延,故称科学概念,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是接受教师对教材的教和对各种知识读物的自学。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学生学习知识中的现成的结论、原理、概念等,称之为接受学习;从不同事例中独立发现将要学习的内容,称之为发现学习。(钟毅平,2003)。本文采用奥苏贝尔对两种学习方式的术语,把邵志芳、霍涌泉和易小文所说的概念形成的两种“形式”、“方式”和“途径”,统一称作“方式”,把他们所说的两种方式统一称作概念形成的发现方式和接受方式。本文要探究的问题是,概念形成只有发现和接受这两种方式吗?是否存在第三种方式呢?回答是肯定的。从概念产生的角度来看,个体概念形成是人类概念产生的前提,人类产生的每一个概念都是首先由某个个体形成的。如果概念形成真的只有发现和接受两种方式,那么,人类所有概念都是由这两种方式产生的,或者由其中某一种产生的。但分析发现,在人类已有的概念中,存在大量概念,它们既不是以发现方式产生的,更不是以接受方式产生的。这些概念是以什么方式产生的呢?这就是本文的研究课题。本文将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证明第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的存在,并用比较和概括的方法,给出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产生概念的两种方式,并给出各自特征。2 什么是概念形成心理学家们,如杨志良(1986)、邵志芳(2006a,p272)、叶奕乾(张履祥和葛明贵(2004)游旭群(2011)等都曾给出过概念形成的定义或论述。但这些概念形成的界定都是基于发现式或接受式概念形成的。为了探究未知概念形成方式和比较各种不同概念形成方式的特征,需要一种与具体概念形成方式无关的普适性概念形成界定。为此,本文从概念的组成与结构层面给出概念形成的定义:概念形成就是大脑中概念组成与结构的建立。概念的组成包括概念对象(即事物)表象、对象名称(也是概念名称)表象和对象特征(或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关键属性等)表象,称之为概念三要素。概念的结构就是三要素之间的双向联结。此种双向联结是三要素之一被激活时,另外两个要素立即被激活,使主体产生有意义联想的保障。见图1。3 两种已知概念形成方式的特征分析3.1 发现式概念形成的特征分析科学发现是发现式概念形成的典型真实代表。以拉瓦锡大脑中形成“氧气”这个概念为例,分析一个真实的以发现方式形成概念的特征。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氧气(概念所反映对象)并在大脑中形成了对象表象。通过实验,发现了氧气的种种特征(即对象特征,如助燃、维持生命、在空气占有约1/5体积等)并在大脑中形成了这些特征表象。又通过大脑的想象给对象取了个名称——Oxygen(氧气,对象名称)从而形成了概念名称的表象。于是,在拉瓦锡的大脑中,氧气这个概念的三要素(对象表象、名称表象和特征表象)就形成了,并建立了相互联结,从而形成了氧气概念的组成和结构,即形成了氧气这个概念。可见,拉瓦锡氧气概念的形成中,对象表象和特征表象都是以发现方式形成的,

文档评论(0)

tt859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