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厂化金针菰菌糠栽培秀珍菰配方筛选试验.
工厂化金针菇菌糠栽培秀珍菇配方筛选试验
摘要:以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废菌糠为主要基质,与棉籽壳和玉米芯等配制成不同的组合进行袋栽秀珍菇(设秀珍菇57和台湾秀珍菇两个品种)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上秀珍菇长势均良好,在金针菇菌糠含量为60%的情况下,随着培养料中棉籽壳含量的增加,秀珍菇的产量也逐渐增加,其中以配方三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成本较对照降低约26.9%,两品种产量均明显提高。
???? 目前国内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大量废菌糠的产生,这些废培养料如果不及时进行妥善的处理,将会给食用菌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并造成环境污染。工厂化设施栽培金针菇只收1潮菇,其中的营养物质并没有消耗殆尽,还有充分的利用价值,晒干粉碎后添加到新料中可用来栽培其它食用菌。秀珍菇是平菇的一种,近几年秀珍菇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生产秀珍菇的主要栽培基质是棉子壳、阔叶木屑和甘蔗渣等[1-6],大量使用木屑作为栽培基质与林业冲突,使用棉籽壳成本偏高,而甘蔗渣易受地域限制。利用菌糠栽培秀珍菇可实现废培养料的可循环利用,延伸生物循环链,还可解决秀珍菇生产原料问题,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 本试验设计了不同配方利用工厂化金针菇菌糠栽培秀珍菇,以期从中选出理想的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 供试秀珍菇母种为台湾秀珍菇和秀珍菇57,原种和栽培种自制。供试菌糠来自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出过一潮菇的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废料。
1.2 试验设计
???? 试验共设四个处理(配方),其中处理四为对照,每个配方分别栽培台湾秀珍菇和秀珍菇57。各配方分别为:
配方1:金针菇菌糠60Kg,棉籽壳10Kg, 玉米芯30Kg,蔗糖1Kg,石膏粉1Kg;
???? 配方2:金针菇菌糠60Kg,棉籽壳20Kg, 玉米芯20Kg,蔗糖1Kg,石膏粉1Kg;
配方3:金针菇菌糠60Kg,棉籽壳30Kg, 玉米芯10Kg,蔗糖1Kg,石膏粉1Kg;
???? 配方4:棉籽壳60Kg, 玉米芯40Kg,蔗糖1Kg,石膏粉1Kg。
1.3 栽培料的堆制发酵
将出完金针菇的废料袋搬出菇棚,脱掉袋膜,选取无污染和霉变的袋料刮掉菇脚,敲碎晒干。然后将菌糠与其它原料按比例均匀拌和,加入适量水拌匀后将原料堆建堆,堆宽1.8米,长6.5米,高1.0米,每隔30厘米在料堆上打一通气孔,直径6cm。当堆温达60℃以上时,保持10小时后翻堆,共翻三次。翻料时注意上下内外料位的调换,并补足水分,发酵完后用石灰调pH值到8.0左右,含水量调至65%左右。
1.4 装袋、灭菌和接种培养
???? 发酵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装袋,菌袋规格为17cm×33cm×0.05cm 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高18cm,干料重0.5kg,然后套上塑料颈圈、塞上棉塞、常压灭菌,每个处理装1800袋左右(挑无污染的1500个菌袋用于试验)。将菌包放入常压灭菌炉中灭菌,100℃保持10小时,再闷2小时即可出灶,冷却后搬入已经消毒的接种室内,降至室温接种。接种时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后的菌包置于已消毒的培养室床架上培养,温度保持在25℃左右,中间及时去除污染菌包。定期观察记载各配方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和菌丝满袋时间。
1.5 出菇管理
(1)后熟培养和低温刺激:菌丝长满袋后再继续培养5~7天,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然后放于低8~11℃的环境下低温刺激48小时。
(2)立体墙式堆垛出菇:菌袋进入出菇棚前两天,用甲醛、锐劲特等药物喷施大棚杀菌、杀虫。菌袋搬进前要对已消毒灭虫过的菇棚进行预湿,增加整个菇棚的湿度。将预冷出库的菌包进行墙式堆垛,菌袋按大棚的横向出菇面交错排成列成行,共堆垛5层,一行中每隔1.5米用砖垒一横隔,防止菌袋的倾斜,在行与行之间留70厘米宽的管理采收通道。
(3)环境条件的控制:菌袋进入菇棚后两天沿颈圈将塑料袋割掉,菇棚的空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每天给予一定的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小通风。当大量的菇蕾形成时,要增强小通风和光照时间,保持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以无胸闷感为宜。此时湿度保持在85%~90%,切忌向菇蕾直接喷水,待菌盖渐平展时,可用细喷雾器勤喷雾。每次喷水后,应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病菌感染。当采完1潮菇后要及时刮净料面的干老菌根及枯萎的幼菇和菇蕾,停止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料面太干时可用喷雾器稍喷一点细雾,保持6~10天养菌。养菌后对菌袋补水,再低温刺激48小时或提高棚内的昼夜温差10℃以上刺激3天,这时管理同第一潮,并做好通风保湿工作,以后各潮菇的管理同第二潮。
(4)采收:当菌盖直径达到3cm左右,菌盖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为宜。记录统计每潮菇的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