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经注卷六汾水上游段新考20150502
《水经注》卷六(汾水上游段)新考作者:杨年生 摘要:李晓杰教授等所撰《水经注汾水流域诸篇校笺及水道与政区复原》(以下正文中简称为《校笺》),堪为近年来《水经注》新疏之典范,为历史地理学界所称道并被广泛引据;但囿于汾水上游河段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导致《校笺》中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本文在宏观层面依据相关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中观层面借助Google earth等工具从空间维度进行多重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调研及相关普查资料为据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汾水上游河段所涉历史疑问如:伏戎城、酸水、少阳之山、侯莫干城、羊肠仓等进行全新注解。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东,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其山重阜修岩有草无木,泉源导于南麓之下,盖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夹岸连山,聊峰接势,刘渊族子曜,尝隐避于管涔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背有铭曰: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时变为五色也。后曜遂为胡王矣。秦汉汾阳县故城在今岚县城南之古城村,北魏秀荣古城位于其上偏南处(疑二城有部分重迭)。汾河之源即通常所谓之“汾源灵沼”,在宁武东寨镇以北2公里处;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汾源则位于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处(系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所确定)。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左右近溪,声流翼注。水上杂树交阴,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汾水过今静乐县城区后西南流,左接东碾河、右入西碾河;东、西温溪即为东碾河与西碾河。又南迳一城东,凭居墉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伏戎城。按《元和郡县图志·静乐》:伏戎城,在县北八十里,隋楼烦郡所理也,而今静乐城向北八十里约为今宁武宁化古城,故《校笺》认为伏戎城即此。但汾水是在过今静乐县城汇合东、西二溪之后才又南迳“俗谓之伏戎城”的;况宁化古城的建城史亦仅能追溯到隋炀帝的“汾阳宫”与伏戎城显然不符。伏戎城,疑为今静乐县城南之赵王城(一名赵武灵王城)。按《方舆纪要》:“赵武灵王城,《志》云:在县南三十里东山,下临汾水,城垒犹存”。该城系战国至汉代遗存,位于今静乐县城南赵王城村,符合过东、西二溪之后“又南迳”的描述;但即便如此仍与“迳一城东”有冲突,因为赵王城位于汾水东,汾水只能经其西而非东,故疑此处注有误,待考。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干城,盖语出戎方,传呼失实也。侯莫干城:《校笺》认为约在今娄烦县静游镇东、西六度村,但东、西六度村位于汉汾阳故城参照方位之下游,故不符。侯莫干城,初步考证约位于今静乐县之东、西大树村一带;其称谓或与晋北土话称“猴爬树”为“猴摸杆”有关,待考。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川土宽平,峘山夷水。《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疆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石磴萦委,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马彪《后汉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盖欲乘呼沱之水,转山东之漕,自都虑至羊肠仓,将凭汾水以漕太原,用实秦晋。苦役连年,转运所经,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无算。拜邓训为谒者,监护水功。训隐括知其难立,具言肃宗。肃宗从之,全活数千人。和熹邓后之立,叔父陔以为训积善所致也。即此羊肠仓也。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二月,靳疆受封汾阳侯,国都即汉汾阳县故城。不少学者认为今秀荣古城即汾阳县故城,但我们今天看到的秀容古城则为北魏遗存;故疑秦汉汾阳城可能与此城部分重迭且位于偏北处(按下文“又南迳秀容城东”推析)。《校笺》质疑此“羊肠仓”不在岚县古城村处,但从“川土宽平,峘山夷水”推测此处为米粮之川应是不争之事实,故靳疆时期之“羊肠仓”位于秦汉汾阳故城一带亦是极可能的。而郦道元所引司马彪《后汉郡国志》:“都虑至羊肠仓”之羊肠仓则应为另一地望。(备注:仅《山西古今地名词典》收录的“羊肠坂”地名就有三处,故窥测“羊肠仓”亦应不止一处。)羊肠坂:郦注所指即今太原市尖草坪区北关口村北至阳曲县西凌井乡南之间的隘道。又南迳秀容城东。《魏土地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汾水六十里;南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东南流注于汾水。北魏秀荣城应系在秦汉汾阳故城基础上所扩建,按“又南迳秀容城东” 推析则南扩的可能性较大。治在今岚县城南之古城村。经Google earth测量秀容古城若沿酸水(今岚河)河道蜿蜒而行距汾水约25公里(有些许系统偏差,但不致影响论证结果),按陈梦家先生考证的与北魏接近的北周1里约合今442.41米计算则两地距离约为56.5里,与“东去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