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朝传教士利玛窦
青少年时代
利玛窦(Matteo Ricci)字西泰,号清泰、西江、大西域山人、利山人、西泰子。1552 年10 月6 日生于意大利的马切拉塔(Macerata)。马切拉塔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名城,城中驻有教皇国马尔凯区的行政长官,设有高等法院,教皇国造币厂,以及创始于1290 年的大学,城内宗教事业非常发达。
利玛窦的父亲乔万尼·里奇是一名医生,曾任教皇国的市长和省长。母亲乔万娜·安乔莱利(Giovanna Angiolelli)生有八子四女,利玛窦为长子。少年时代的利玛窦,卷发碧眼,身体强健,性情活泼,聪明伶俐。初拜本奇文尼神甫为师,九岁时进入耶稣会新开办的学校学习,读完高小、初中,成绩优良,名列前茅。学生时代利玛窦就敬奉天主,有心修道,想入嘉布遣会或耶稣会,这是受他虔诚的母亲影响的结果。而父亲则希望儿子步入宦途,当市长、省长。十六岁那年,利玛窦读完中学,父亲送他去首都罗马进罗马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为将来谋取官职打下基础。
由于中学老师的介绍,利玛窦在罗马结识了一些耶稣会的神甫,不久即加入了耶稣会所立的圣母会。
在十九岁的时候,他写信给父亲,提出想要参加耶稣会,深入研究教义,并表示不愿结婚等。父亲接信后,甚为恼怒,准备立即赴罗马去训责和劝阻他,可是据说还没有动身就病倒了,反复三次都是如此。他父亲无可奈何,认为这是天主的旨意,只好打消了劝阻的念头,并复信同意他加入耶稣会。1571 年8 月15 日利玛窦入了耶稣会。1572 年进入耶稣会的罗马学院,学习五年。罗马学院是依纳爵·罗耀拉于1551 年创建的,采取当时的大学制,一切都求尽善尽美,作为耶稣会一切学院的模范。在学习期间,他非常用功,不仅对于神学,而且在拉丁文、哲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罗马学院,教利玛窦数学的是著名的数学教授克拉维斯(C.Clavius,1537—1612)神父。克拉维斯是德国数学家,我国明清时译称“丁先生”,著有《代数学》、《星盘》等,并著有拉丁文的评注本《几何原本》。利玛窦后来在韶州(今广东韶关)、北京与瞿太素、徐光启等谈论几何学及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时,用的便是这部书。
1577 年5 月18 日,耶稣会总会派遣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利玛窦等四人前往印度。当时,非洲和东亚的航海与传教权都在葡萄牙国王的控制之下,利玛窦等人要去印度,必须得到葡萄牙国王的批准才行。因此,他们从罗马经热那亚去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和资助后,于1578 年3 月24 日,从里斯本出发,前往印度的果阿(旧译卧亚)。同行的耶稣会士共十四人,除罗明坚外,还有日后也来华的巴范济(Francisco Pasio)等。他们所乘的船名“圣路易”,是欧洲中世纪用于航海的普通帆船。舱顶高不过三尺,长不过一丈,舱中的人,仅可坐卧。航船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驶入印度洋,有风则行,无风则止。当时天气很热,船舱中郁闷不堪,不少人中暑病倒了,幸而船上未发生瘟疫,没有死人。利玛窦他们在船上困居半年,备尝艰辛,于1578 年9 月13 日安全抵达当时天主教的东亚传教中心果阿。
利玛窦到果阿后,身体虚弱,在修道院内休息了几个月才恢复了体力。
此后又继续修习在罗马学院未学完的神学。一年后,他奉命在果阿修道院教授拉丁文和希腊文。几个月后,又被派往交阯教书半年。1580 年7 月利玛窦在交阯晋升神甫,9 月调回果阿,继续攻读神学两年。
来华始末
1579 年6 月,罗明坚抵澳门,专门学习中国语言,学习读写中国文字。
由于他年已三十六岁,记忆力不甚强,所以进步缓慢。在1580 年至1583 年间,他曾到广州及两广总督驻地肇庆活动,寻求到中国内地传教的机会。当罗明坚久居中国时,感到一个人过于孤单,中国话也说得不流畅,于是请求范礼安( A.Vali-gnano)神甫从果阿调利玛窦来澳门做助手。1582 年4 月15 日利玛窦接到范礼安的调令,十一天后便与巴范济一道乘船赴澳门。海上风浪很大,利玛窦在船上重病一场,但终于在8 月7 日抵达澳门。他努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国家制度和行政机构。1583 年夏,为修建教堂等事,利玛窦随罗明坚赴香山、广州,但事情没办成,不得不返回澳门。他们二人回澳门不久,肇庆知府王泮差人来告知,两广总督已同意他们在肇庆建堂久住。实际上,这是耶稣会神甫贿使督府官员进行疏通的结果。于是,两人筹措好路费,于1583 年9 月初离开澳门,9 月10 日到达肇庆。他们对王泮说,自己只是一个宗教团体的成员,走了三四年才到达中国,希望有一个住所和建一座敬神的小教堂,以度余年,并表示一定遵守法纪、自筹经费。王泮报请总督批准他们择地居住和修建教堂①。
罗明坚和利玛窦乘此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