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文化名城 豫北中原重镇[精选].docVIP

中华历史文化名城 豫北中原重镇[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历史文化名城 豫北中原重镇[精选]

中华历史文化名城 豫北中原重镇——鹤壁 鹤壁地理位子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3度59分--114度45分,北纬35度26分--36度02分。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69公里,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北与安阳市郊区、安阳县为邻,西和林州市、辉县市搭界,东与内黄县、滑县毗连,南和卫辉县、延津县接壤。 鹤壁豫北中原重镇概况: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鹤壁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壁至濮阳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阳等干线公路横穿东西。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运煤铁路通道、鹤壁至山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届时鹤壁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大交通格局。鹤壁矿产资源丰富,水、电资源充裕。 鹤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赵国均定都于此。穿境而过的淇河被誉为“诗河”、“史河”、“生态河”,《诗经》中有39篇专门描绘了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开凿于1600多年前、高22.3米的北魏大石佛,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的云梦山云蒸霞蔚,风景怡人,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名士都出自他的门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鹤壁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抓好煤电化材一体化、食品工业、汽车及零部件、金属镁精深加工、数码电子等战略支撑产业和新兴先导产业,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基础。规划建设了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3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已建成28.2平方公里。现代化工、食品、汽车零部件、金属镁、数码电子等产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成为全省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镁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万亩高产示范核心区亩产创全国最高纪录,畜牧养殖加工产值的比例、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两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明确了建设以新区为中心,老城区、两县县城为单元的组合型城市的战略构想,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发展活力和独特魅力,城镇化率达到49.6%。新区南部4.9平方公里的产业综合功能服务区建设全面展开,“一河五园”、市体育馆、艺术中心、金融大厦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和高档次现代服务设施正在加快建设。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市、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全国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河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鹤壁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明确要求鹤壁在全省率先崛起。全市人民正在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基础和新型城市骨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鹤壁历史文化名城介绍: 夏朝,鹤壁地域分属冀、兖、豫三州。商朝,属畿内地。春秋时,属卫、晋。战国时,先后属赵、魏。 公元前510年,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公元前425年,赵国迁都中牟,历时39年。 西汉初年,置黎阳县(今浚县)、朝歌县(今淇县)、荡阴县(鹤壁属之)。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543年),废荡阴县入邺。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荡阴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治所在故县(今鹤壁市郊)。 唐、宋、元时期,鹤壁地域建置多有变化。黎阳曾为郡、军、府、州治所,朝歌曾为州、郡治所。 明初,置浚县、淇县、汤阴县(鹤壁属之),分属大名府、卫辉府、彰德府。 民国,鹤壁地域属河北道辖,淇县、浚县属河南省第三行署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鹤壁地域归属晋冀鲁豫、冀鲁豫革命根据地。1947年4月,晋冀鲁豫野战军进驻鹤壁,刘伯承、邓小平在鹤壁指挥豫北战役。6月21日,刘伯承、邓小平在鹤壁石林村召开高级军事干部会议,23日刘、邓率部离鹤挺进大别山,实施战略大转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把鹤壁煤田作为建设重点。1957年3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鹤壁市。辖汤阴县以西的12个乡、安阳县一个乡为辖区,市委、市人委机关驻鹤壁集。1957年6月27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鹤壁市由省直接领导。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委托新乡专署领导。1959年1月,市委、市人委机关由中山迁至大胡红旗街。1960年10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汤阴县划归鹤壁市领导。1961年12月,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