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养心养脾养情操.docVIP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季养生养心养脾养情操

夏季养生养心养脾养情操 中医认为:夏季五行为火、五味为苦、五色为赤、五化为长、五气为暑、五方为南,五季为夏、五脏为心、五官为舌、形体为脉、情志为喜。《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季处于养生当中一个重要阶段,达州一中医专家介绍,应重视夏季中医养生常识。养“阳明” 所谓养阳明,一是培养人体蓬勃向外发散的状态。因为阳是一种向外发散的状态,夏天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繁华的季节,夏季养阳就是培养人体一种蓬勃向外发散的状态。 二是养人体的阳气。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外盛,人体的阳气处于外泄的状态,即盛于外而虚于内,如果恣食生冷则易损伤脾胃,引起食欲减少、胃痛、腹泻等症状,日久伤脾及肾,导致脾肾阳虚。 中医专家建议,人们应该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相对应,适当晚睡早起,参加户外活动。通过户外活动锻炼提高身体对暑热的耐受性,并使阳气得以宣发。通过运动发汗等方式把体内的郁闷宣泄出去,使身体顺应夏季宣发生长的状态。 在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旺盛,汗出得较多,毛孔开泄。如果贪凉,如汗出后受风或空调过凉都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而长夏的湿热也最易伤及脾阳,所以切不可以为夏天只有暑热之邪,而恣食生冷,贪享寒凉。要注意养护阳气,不可贪凉。 养“心、脾” 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加之心为火脏,两火相逢,所以心神易受扰动而不安,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会加重心的负担,那就不利于养心。 而脾主中州,五行属“土”,故有“脾主中土”之称。土是生化万物的,脾主运化,把消化吸收的水穀精微输送到其他脏腑器官、四肢百骸为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机能和代谢的需要,因而很自然地就把脾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性联系在一起,所以说“脾主中州”。 中医专家建议,夏天阳亢,心阴易耗,所以要养心阴。心阴虚的特点是阴虚阳亢,表现为五心烦热(胸心、两手心、两足心),咽干失眠。可用麦冬5克,酸枣10枚代茶饮,或冰糖大枣小米粥,或百合银耳莲子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夏天由于火热太盛,极易滋生各种皮肤病,如疮痈,汗癍,痱子,癣疾,脓疱疮等,皆因心属火,宜用清心泄火解毒之品,这类药物大多味苦性寒,苦味入心,苦能泄火,寒能清热。因此,夏天应少吃辛热生火之类的食物,如胡椒、辣椒、酒类、狗肉、羊肉、火锅等。 而夏天中的长夏为夏日的延续,属土应脾,主气为湿,“湿气通于脾”。因而,长夏是健脾养脾的重要时期,要养脾防湿。在养生饮食方面,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胃为主。 养“小肠” 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专家介绍,受盛,即接受;化物,即变化、消化之意;泌别清浊分清,指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所进行的消化和分清别浊的过程。分清是指经小肠进一步消化,使饮食精微在小肠吸收后,通过脾气升清的作用,上输于肺,再输布全身;别浊是指经小肠消化后的糟粕,或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 专家解释,这种消化和分清别浊程,称之为泌别(意指分别清浊)。若小肠功能失常,则饮食物不能化生为水谷精微,清浊不分,或气机阻滞,为胀为痛,或水谷杂下为泄泻、尿少等病症。如心有实火,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尿赤、尿痛等症;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甚至口舌生疮等症。 养“长”、养“脉” 夏天养“长”就是利用夏季昼长夜短的优势去促进人体的生长功能。夏天主长,是天地万物生长茂盛时期,应于人体主长生发育。 夏天,因为大自然阳光充沛,热力充足,万物都借助这一自然趋势加速生长发育。尤其是长夏(7-8月间)应于脾,是脾气最旺盛、消化吸收力最强之时,所以是养“长”的大好时机。老年人在这个时候补钙可以为冬天养骨、健骨奠定基础。 而心主血脉,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和血脉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输送营养和血液循环的相互联系方面。若气郁、寒凝或热蒸,导致血行不畅,气血瘀滞,阻滞血脉,影响心的功能。心胸憋闷,睡眠不安,身体疼痛,痛处固定、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可多吃大豆大蒜洋葱茶,海藻丹参与山楂。 养“舌”、调情志 舌为心之苗,所以舌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心有火可外泄于舌,所以夏天易口舌生疮,伴见心烦、口干、舌红。可服养心清热之品:绿豆或竹叶,菊花薄荷饮。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夏天由于火热太盛,极易滋生各种皮肤病,如疮痈,汗癍,痱子,癣疾,脓疱疮等,皆因心属火,宜用清心泄火解毒之品,这类药物大多味苦性寒,苦味入心,苦能泄火,寒能清热。因此,夏天应少吃辛热生火之类的食物,如胡椒、辣椒、类酒、狗肉、羊肉、火锅等。宜吃的苦味菜 :苦瓜、苦菜、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