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教育[精选]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很重视 1、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尊道,尊道然后民敬学” 荀子《礼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亡,必贱师而轻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五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韩愈《师说》 祭孔尊孔活动 2、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耕读传家久,读书继世长” 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 重视道德的培养,忽视才能和技能的训练 重视师生见的承袭,忽视创造发明 培养统治阶级所需各级官吏,非建设性人才。 如甲骨文中的“教”、“育” 古代的学校教育 夏商周:夏、商、周三代,开始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据古籍记载,早在夏朝,就有了学校。 西周时,学校分国学(国家官学)乡学(地方官学),学制分为大学和小学。 天子所设大学叫“辟雍”(商周时是中央高等学府又是祭祀场所),各诸侯国所设大学叫“泮宫”(学校前半环雨水而得名) 一般说来,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国学,平民子弟只能入乡学。奴隶子女没有入学资格。 当时的教学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春秋战国: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贵族社会制度的崩溃,赖以生存的官学一度衰落。社会对新型文化的教育需要为私学的产生创造了契机。 当时产生了一批私学大师,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不仅在《论语》、《孟子》、《墨子》《荀子》等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的教育资料,还出现了象《礼记·学记》《礼记·大学》《荀子·劝学》等教育专著。 当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广收门徒,只要能交纳“束 ”(干肉)履行入学礼节,不问来者出身贵贱,一律施教。因此,他创设的私学规模愈来愈大。有“弟子三千,贤士七十有二”之美称。 公室养士制度,官办教育,如稷下学宫。 春秋战国时私学的发达使学校教育开始走上官学、私学并存的二元化轨道。 汉代:汉代管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地方官学识军郭学校,西汉时期的太学规模宏大,档次较高。 太学作为中国当时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 太学的教师是五经博士,博士中的领袖叫仆射,学生叫“博士弟子”。西汉平帝元始四年为太学扩建校舍,能容纳万人。东汉太学学生最盛时曾达三万多人。 汉代的私学也很发达,又压倒官学之势,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太学。汉代凡未从政或罢官还乡或得不到博士机会的经学大师都从事私人讲学,收徒教授,人数之多曾达数百,乃至上千人。汉代不管上官学还是上私学,都以儒家经典为教材,而且不管官学还是私学毕业,都可以求官。 汉代的选士制度实行察举制,即选拔。 汉高祖以来既有选举士人举措。 汉武帝时,初选考外,又有察举孝廉等举措。孝廉每年察举一次,中选以后,不必考试就可以委任以官。 所谓举孝廉,本是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下令各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来合称为孝廉。汉代的察举结果主要有孝廉、贤良方正、茂才(秀才)。如董仲舒以贤良方正的身份任官职,汉末曹操在二十岁石被地方举为孝廉,后来当了洛阳北部尉。 察举制本是选拔推举孝子廉洁之士的制度。但到了东汉末年也出现假冒作伪,走后门等现象。孝廉中也有假冒的,民间有“举孝廉,父别居”的说法。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使官学处于时兴时废、若有若无的状态。但总的来说还是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并存的。 晋代中央学制分为国子学和太学两种,前者限五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后者为平民子弟所设。 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以北朝为盛,北魏太学也设五经博士,学生为州郡所派。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史称“四学制”打破了儒学一统教育的状况,这对后世专科学校的设立及分科教学制度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增添了“九品中正制”。 曹魏时期,曹操曾下达“求贤令人”提倡“唯才是举”。 曹丕实行“九品选人法”。推选各州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即九等),每十万人举一人,政府按等选用,授以官职。 魏文帝后,中正官任用世族豪门担任,为世族豪门的子弟开放,一般平民不得进入士流。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实行了近400年。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为保证世族特权而定的官吏选拔制度,九品实际上是门第高低的标志,成了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 唐代的教育十分繁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 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具有双重性质,即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兼大学),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崇文官等等。通称“六学二馆”。 地方官学、府州县学和专门学校也很发达。唐代出现了律学、书学、算学、医药学、兽医学、天文学、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dixell帝思 xc15cx-xc35cx 调试维修参数设置资料.pdf
- transcad交通需求模型手册_chapter12公交分配.pdf VIP
- 高校后勤餐饮经营发展探究——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pdf VIP
- 幼儿园教室环创培训.pptx VIP
- 2023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全区招聘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干事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docx VIP
- 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5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