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讲人简介[精选]

【主讲人简介】 ? ?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功先生弟子。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等领域卓有成就。先后出版过《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诗经新注》等诗经研究专著、及《中国文化概论》等著作。【内容简介】 ? ?? ?这是一段延续了250多年的动荡时期,却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就是战国。战国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变,它以风卷残云之势,变革着旧有的秩序,中原大地上,曾经星罗棋布的诸侯国,这个时候,变成了以七个大国为主的相互对峙,这是一个新时代开始前的变世,这是一个上接春秋,下启秦汉的时代,战国。它只有250多年的历史,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变”,在这个时期,世道人心在变,政权在变,战争法则在变,历史舞台的主角也在变。 ? ?? ?在一系列的变化中,从春秋延续到战国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在相互角逐中,涌现出了七大大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在战国七雄对峙的时期,天下大势,在分分合合中,从分裂开始走向统一,“七雄”最终将变成“一雄”,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势,那么,在这个历史大势中,战国七雄,七个志在统一的竞争对手,代表着统一天下的七种可能,七种可能,又是怎样向一种可能演化?七雄对峙,它们各自有怎样的作为?从七个大国的盛衰变化中,我们又能读到怎样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呢?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合称)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燕、齐、楚、秦、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别称   七个诸侯国之中,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形成   战国初年,三家(韩、赵、魏)分晋。稍后田氏代齐,形成燕、齐、楚、秦、赵、魏、韩七雄并立的局面。    战役   齐魏之间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 国名 都城 都城现今所在地 国土在今省份 齐国 临淄 山东淄博东北 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楚国 鄢郢 湖北荆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燕国 蓟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韩国 新郑 今河南新郑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国 大梁 今河南开封 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皖六省 赵国 邯郸 河北邯郸 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国 咸阳 陕西咸阳 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 七雄的形成   春秋末年,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战国七雄地势图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齐国自公元前481年陈成子陈恒(亦称田恒)杀齐简公,专擅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略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衰。公元前333年,为楚所败。 初起阶段   战国中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三晋联盟中由于赵国不满魏国的压制,三晋同盟瓦解,兵戎相见,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魏国,魏四面受敌,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韩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因有赵国作为屏障,亦得以保全。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齐、秦成为东、西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败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新兴诸侯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东西两大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激烈对抗期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