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家争鸣”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先秦儒家思想特点: (1)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 (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主要内容:大多是关于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民间学派) 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 (2)使儒家思想宗教化 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上升 隋唐时期:融合 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的特点: 复兴儒学,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思辩化 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和作为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 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4、评价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背景。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 机日益加深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根源) 思想:思想文化专制;自然科学有了一定发展 经历:都参加了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讨论: 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 * *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 经济:井田制崩溃 政治: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阶级:“士”活动活跃 文化:学术下移 观点: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发展的反映。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不受 重视 压制 独尊 新发 展 空前 强化 利用 全盘 否定 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居于统治地位) 1、春秋——创立: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仁”。 主张: ① “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③维护周“礼”; ④教育思想; B、荀子: ①最早提出“君舟民水”思想,强调民心的作用。 2、战国——发展: A、孟子: ① “仁政”,“民贵君轻” ; ②主张“性本善” ②主张“性本恶” 春秋战国时期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来推行“礼制”。 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3)秦朝 ----崇法排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规定 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 西汉 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 “独尊”。 (4)西汉 ------儒学的改造 特点:糅合了__、__的一些思想 内 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__和__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___与___ (3)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___ 2、教育状况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 兴办太学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3、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积极 消极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评价新儒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冲击 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概述.doc VIP
- NB∕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 FLNG丙烷预冷双氮膨胀天然气液化工艺及动态特性研究.pdf
- 三、案例分析题(共5题,(一)、(二)、(三)题各20分,(四)、(五)题各30分)(一.doc VIP
- 2024智慧矿山矿用车辆自动驾驶协同作业系统第5部分:测试方法及要求.docx VIP
- 商铺推广合同协议.docx VIP
- 心脏起搏器ppt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大型球铁铸件浇冒口设计原理.pdf VIP
- 医院室外管网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1-8单元单词默写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