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

某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某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 测量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住宅楼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零××年×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 录 编制: 1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准备 3 4.定位依据点的检查 4 4.1 平面依据点的检查 4 4.2 高程依据点的检查 4 5.控制网的建立 ……………………………………………4 5.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4 5.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7 5.3 主轴线控制网复测 8 6.基坑土方、桩基测量控制 8 6.1 基坑开挖测量控制 8 6.2 工程桩的测量控制 9 7.?0.000以下结构测量控制 9 7.1轴线控制点的测量控制 9 7.2高程施工测量控制 10 8.?0、000以上结构测量控制 11 8.1内控点的建立 11 8.2轴线的测量控制 13 8.3高程的测量控制 15 9.装饰与设备安装测量 17 9.1轴线投测 17 9.2标高控制 17 10.基坑监测 17 10.1监测目的 17 10.2监测内容 18 10.3监测周期及频率 18 11.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19 11.1人员组织 19 11.2设备配置 19 11.3测量放线准则 20 12.质量控制 20 12.1执行规范 20 12.2资料汇编 20 12.3评定标准 20 12.4质量控制 21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 1.4《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 1.5《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 1.6设计图纸。 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测量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2.工程概况 ××住宅楼工程位于××省××市××路商业街东侧,包括住宅、商业、商住两用楼,6#、8#、10#楼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筏形基础,地上11.5层,地下2层,10#楼地面以上总建筑高度为37.2m,总长度48.86m,总宽度13.360m,总建筑面积8833.92m2。8#楼地面以上总建筑高度为37m,总长度35.36m,总宽度13.36m,总建筑面积5981.58m2。6#楼地面以上总建筑高度为38.05m,总长度48.86m,总宽度13.360m,总建筑面积8833.92m2。地下车库建筑高度为3.8m,总长度153.98m,总宽度52.24m,总建筑面积8836.68m2。 3.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3.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3.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3.3、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合格的岗位证书,并登记备案。 3.4、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4.定位依据点的检查 4.1 平面依据点的检查 本工程定位根据业主提供的G1、G2,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用BTD-2经纬仪校测G1、G2导线点的几何差,检查时测定其边长及夹角,实侧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差值符合《规范》的规定,校测合格后,测量一条闭合线路到本工地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总平面图,测设现场控制点。 4.2 高程依据点的检查 本工程高程控制是依据业主提供的G1、G2,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用AL332-1水准仪校测G1、G2导线点的高程差,校测允许闭合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合格后,测量一条附合水准线路,将高程引测到施工现场,测设现场高程控制点。 G1、G2平面位置见附图(G1为001:X135 Y:581202.246 H:53.780 G2: 为002:X:4448505 Y:580850.956 H:46.647) 5.控制网的建立 5.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5.1.1控制网的布网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