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题及答案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题及答案解读

八年级语文教学诊断检测 (2016.10) 第I卷—5小题每小题3分,6—8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俨然(yān)  幽咽(yàn) 取缔(dì) 前瞻后顾(zhān) B.憎恶(zēng) 诘问(jié) 憧憬(chōng) 怡然自乐(yí) C. 亵玩(xiè) 鸿儒(rǔ) 篆章(zhuàn) 豁然开朗(huò) D.匀称(chèng) 矗立(chù) 河堤(dī) 无人问津(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雄姿 度假村 名副其实 世外桃园 B.荒谬 候车室 不可明状 砰然心动 C.弧线 挖墙脚 眼花缭乱 月明风清 D.驻足 老俩口 莫明其妙 沧海一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富有创造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下列对《三国演义》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官渡之战后,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 B.“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故意想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而刘备又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C.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这位英雄就是关羽。 D.曹操联合刘备进兵徐州,攻打吕布。在激战中,典韦被敌将曹性射伤了眼睛,就拔矢啖睛,杀死曹性。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桃 花 源 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 ? B.阡陌交通 阡陌:交错相通 C.俨然 整齐的样子? D.欣然规往 规:计划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B.问所从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不复出焉 雕栏相望焉 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记》作者东晋的陶渊明。 B.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他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有可能实现的。 C.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 D.最后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更显示出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 第Ⅱ卷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注】治:修建。颠踬: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设 栏 护 之 又 何 忧 焉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筷子谈的。→ →器形变化→ → 指出文中第⑥段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3分) 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 18.阅读文章第④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已知”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