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业客座率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航业客座率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

民航业客座率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 王 郧 欧阳红兵 胡进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航班客座率的影响因子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利用了民航业内三家航空公司2007年-2008年共飞航线的客座率日高频数据,建立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客座率的具体因子,并首次分析了客座率高频数据残差的ARCH效应,建立了修正的不对称TARCH模型,对其时间序列的波动现象进行了拟合,研究发现业内一家公司的竞争者的当期和历史客座率会影响到其当期客座率,并且基地和配套服务设施也会对其客座率波动性产生重要影响,共同拥有基地的竞争公司对冲击的反应正好相反。而有关结论对整个民航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客座率、收益管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修正门限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An Empirical Research of Chinese Aviation Load Factor’s Influence Determinants. Abstract The Load Factor’s Influence Determinants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Chinese Avi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element of Chinese aviation load factor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high frequency data. First, we set a SVAR model and discuss its significance; then we discuss its ARCH effect, third,we set a TARCH-M model and discuss its volatility; at last, we get related conclusions and correlative policy advices. These conclusions have important meanings and applicability to the whole Chinese Aviation. Keywords: Load Factor,Revenue Management,SVAR,TARCH-M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 民航业客座率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向国外逐步放开民航市场,民航业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2008年,中国民航业面临着超过“东南亚金融危机”,仅次于“非典”的,非常艰难的经营形势;国际民航业也非常不景气,受全球金融危机、油价波动和全球经济动荡的影响,国际上许多大型航空公司纷纷削减运力,取消航班,解雇员工。自去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各国已先后有25家航空公司宣布停运、倒闭或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航空业面临着美国“9.11”事件以来最严峻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影响民航业客座率的影响因子,找到客座率低迷的症结所在,争取从内部挖掘潜力,提高航空公司效益,就成为一项非常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对客座率影响因子的分析来源于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 or Yield Management)。产品的特殊性曾经是困扰民航业界的一个头痛万分的问题,直到收益管理理论出现以后,情况才有改观。收益管理于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主要是针对航空市场的产品特殊性而发展起来的。其后,有大量文献研究了民航业收益管理的相关问题,如Belobaba(1987a), Smith, Leimkuhler, And Darrow (1992),Cross(1995),Dunleavy (1995),Vinod (1995)等。 收益管理是指把产品按不同的价格适时地卖给不同类型的顾客,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收益管理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民航业,是指通过预测和优化等科学手段,针对不同的旅客实施价格歧视,把航班座位在合适的时间销售给合适的顾客,以争取利润最大化。杨思梁(2000)指出:收益管理的关键是,在制定价格时,以市场为标准,而不是以成本为标准;在营销过程中,要着眼于微观市场,考虑到不同顾客类型的不同需求,而不要价格单一化;同时要设法把产品卖给愿意付最高价的顾客。从这个意义上说,收益管理或许称为收益优化更为合适。 具体来说,收益管理可以分为航线客座率分析、订座预测、季节性管理和航班超售这四大部分,其中前两者是准备工作和前提保证,而后两者则是具体的管理方法。随着当前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收益管理的研究中,其中最热点的问题是研究订座预测,如Peter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