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中医称为天行赤眼或风火眼 ,如果早期拖延治疗或治疗不当 ,会影响视力。现介绍一种治疗方法如下。取新鲜鸡蛋 ,将蛋清磕入碗中 ,然后将棉花夹在双层纱布之中 ,等蛋清完全把纱布沾湿后敷在眼上 ,纱布快干之际 ,继用蛋清浸湿。如此反复敷用。一般 2~ 3天可愈鸡蛋清治疗急性结膜炎 穴位养生
在炎炎夏日里游泳是很多人消暑降温的选择。而每到此时,急性结膜炎也容易在游泳人群中传播。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李志刚说,如果人们在夏季没做好用眼卫生,患上急性结膜炎,即老百姓俗称的“红眼病”,可以在就医的过程中按摩三个穴位来辅助治疗。
首先是耳尖穴。它位于耳廓上方的尖端处(如图),有清热祛风,解痉止痛的功效。针灸医生经常用它来治疗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引起目赤肿痛类的疾病。此外,它还能用来治疗头痛。其次是太阳穴。它对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有治疗效果,也是针灸医生常用的治疗眼病的穴位。第三个穴位是合谷穴,也可以用来治疗目赤肿痛。李志刚曾经用这三个穴位,结合其他穴位,治好了不少急性结膜炎患者。所以,人们在患病后可以通过经常按摩此三穴来辅助治疗。
急性结膜炎系细菌或病毒所致的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症,为常见的外眼病。临床表现为睑结膜及穹窿部明显充血,眼有发烧感及轻度异物感,粘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大量产生。严重者眼睑浮肿。
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已有不少单位发表了关于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文章。但从总体看,方法还不多,样本亦较小。八十年代之后,不仅所用的刺激方法有针刺、穴位注射、耳针、指针、拔罐及穴位激光照射等;而且进行针灸预防本病的大量实践[1]。其中,耳穴刺血的资料较为丰富,无论是治还是预防,效果均称满意。有人曾将耳部压痛点放血与内服清热解毒、凉血祛瘀、疏风明目之中药汤剂相比较,发现前者的疗效显著超过后者(P0.01)。目前,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90%以上。
一、针灸治疗
1、剌血
(一)取穴
主穴:耳尖、耳背静脉、压痛点。
配穴:太阳、攒竹、睛明(均体穴)。
压痛点位置:以毫针柄或火柴棒,在患者双耳垂上均匀按压,寻得相互对称压痛明显之点。此点与周围皮肤略异,肤色稍深且呈粟粒大小之结节;如测不出,可以眼点代替。
(二)治法
主穴可单取1穴,亦可结合应用。疗效不明显时再加用配穴1~2个。主穴操作:手指反复揉捏耳尖至充血,将耳前折,以三棱针挑破,或在耳背隆起最明显之血管、耳垂压痛点刺血,并用拇食指挤压,一般出血4~5滴,重者7~10滴。太阳、攒竹点剌并挤出绿豆大血珠。睛明浅刺约4~5分,不作提插捻转,留针15分钟。每日1~2次,双耳交替轮用。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901例,其有效率在97.8~100%,多在5~7天内见效[1~6]。
2、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目1、目2、眼。
(二)治法
主穴均用。氦-氖激光器,功率7毫瓦,波长6328埃,以光导纤维直接照射穴位,光斑直径3毫米。每穴照射5分钟,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1、痊愈:经3天治疗,患眼疼痛、畏光、流泪症状消失,睑球结膜水肿和充血消退;2、显效:经5天治疗,上述症状和体征减轻:3、有效:经7天治疗,上述症状、体征减轻。
共治283例,痊愈135例(48.4%),显效95例(33.3%),有效52例(15.3%),总有效率100%。
3、体针
(一)取穴
主穴:睛明、太阳、风池、合谷。
配穴:四白、攒竹、瞳子Liao、丝竹空。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收效不明显加用或改取配穴。以28~30毫针,太阳直刺1.5~2寸深,风池穴向同侧眼球方向直刺,轻微提插捻转,使针感向前放射至眼部,合谷穴针尖向上轻刺,促使针感向上传导。睛明穴用30~32号2.5寸毫针,深刺至1.5~2寸,送针宜轻宜慢,不提插捻转,以眼球感酸胀为度,令患者闭目静坐。余穴宜轻刺慢刺。留针15~20分钟。太阳穴出针后挤去血几滴。每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07例,其有效率在99%~100%之间[8~10]。
4、拔罐加剌血
(一)取穴
主穴:大椎。
配穴:少泽、太阳、攒竹(上为体穴),耳尖、肾上腺、眼(上为耳穴)。
(二)治法
令患者正坐,先取配穴刺络,每次取2~3穴,对准穴区,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数滴,然后以消毒棉球压迫穴位止血。接着,嘱其头略前倾,暴露穴区,取三棱针迅速刺入大椎穴,深0.5~0.8厘米,即去针,略作挤压,使之血出,用贴棉法或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5~20分钟。每次出血量,成人以不超过10毫升为宜,皮肤最好能显现瘀斑。效不佳者,可呈梅花针样点刺即在大椎穴点刺一针,然后在大椎上、下、左、右5分处,各点刺一针,再用闪火法或抽吸法拔罐,留罐5分钟,出血约15~20毫升左右。每日一次,不计疗程。亦可配合滴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