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解..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极拳论》解.

《太极拳论》解 《太极拳论》解 顾留馨 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的山西人 ( 故称山右 ) 。1792年他在河南洛阳教书,1795年在河南开封教书。他的武术著作有《太极 拳论》一篇,解释长拳和十三势内容的残稿一篇,修订了《打手歌》一篇和《阴符枪谱》,共四种。 《太极拳论》以太极两仪立说;解释十三势 以八卦、五行立说; 《阴符枪谱》以阴符立说。阴指暗,符指合,故阴符意为 静处为阴动则符 ,正如阴符枪法的原则 静如 处女,动如脱兔 。 王宗岳少年时读过经史,也读过《内经》、《道德经》及兵法等书,兼通击刺之术 ( 击剑、刺枪 ) ,枪法最精。 《太极拳论》实际上是概括性很强的总结推手经验的论文,它所依据的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阴阳学说, 一阴一阳之 谓道 ,以此作为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就使太极拳在广泛流传中不致练成刚拳、硬拳,也不致练成柔拳、软拳,而是大家公 认的有柔有刚、刚柔相济。这应该说是《太极拳论》的主要贡献。 下面,对《太极拳论》逐句逐段试作解释。 (一)、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所谓太极,古人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 ( 《易系辞》 )。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把太 极形容为阴阳两气,混沌未分。也有人解释太极 是屋中最高处正梁的中心,意为最高、最中心的东西。 (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刚柔 相济的拳术。 ‥无极而生 ,周敦颐 ( 1017一1073 )所著《太极图说》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 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王宗岳说 太极者,无极而生,是根据《太极图说》而立论的。 ‥阴阳之母也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所以说太极是 阴阳之母 。 (二)、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圆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圆体就起变化,分阴分阳,所以说太极生两仪,亦即 动之则 分。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圆体,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所以叫做静之则合。 上面五句话,讲的是太极拳的理论,下面就根据这种理论来阐明太极拳推手的要领,方法。 太极拳创造于清初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创造人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他写的太极拳的原始理论《拳经总 歌》有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两句话,王宗岳据此进行了发挥。 (三). 无过不及,随屈就申 推手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伸进退,要随看对方的动作而采取攻防动作,不可主观,不可盲动,要随对方的屈伸而屈 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对方的动作密切不离,不要过与不及,要不顶不丢 ; 对方进一寸,我退一寸 ; 进一分,退 一分。退的少了成为顶,退的多了成为丢 。 ‥直来横去,横来直去是武术各流派的共同经验,太极拳推手还有形象上缠绕绞转的粘随特点,可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 感觉,以利了解对方的动向、力点和快慢,作出判断来克制对方。这比单凭目力来判断对方动向的拳种,多了一种侦察能力 听劲 。 (四)、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推手时要放松,攻和防都如此,逐渐练出一股柔劲来。刚劲好像一根硬木头,坚实但变化少。 柔劲好比钢丝绳,变化多。俗语说软绳能捆硬柴。但从理论上讲,柔能克刚,刚也能克柔。 单纯的柔是不够用的,太极拳主张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粘与走都要以柔为主,柔久则刚在其中,人以刚来,我以刚去 对抗,这是两方相抗,不是引进落空、借方打人的技巧,而应该人刚我柔地把对方力量引开,使之落空不得力。 所以学太极拳推手一开始就要放松,心身都要放松。对方刚来,我总是柔应,便对方不得力,有力无处用,这叫做走化, 目的是我走顺劲,造成有利于我的形势,使对方走背劲,造成不利于对力的形势。 当对方来劲被我走化形成背劲时,我即用粘劲加力于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从而无力反击。粘好像胶水、生漆粘 物一样,粘走相生,刚柔相济,这是推手的重要原则。 粘这个字,是三百余年前俞大猷、戚继光等提出来的,武术书上最初见于明朝俞大猷的《剑经》,在他的对打棍法(不是 套路的对打)中有时用粘字。到清初,太极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劲,于是粘 的用途日广。 练粘可使人的反应变快,触觉灵敏,所以能做到随对力来劲粘走相生,克敌制胜。 (五)、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动作快慢要决定于对力动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张。首先,手臂放松,触觉灵敏,才能急应缓随,处处合拍。只有触觉灵敏 了,才能做到 彼微动,已先动 ,才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 (六)、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 动作虽然千变万化,而粘走相生,急应缓随的道理是一贯的。 (七)、 由看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这是太极拳推手功夫的三个阶段 即着

文档评论(0)

精华文档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