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三十年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doc

淮河流域三十年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河流域三十年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

淮河流域三十年水环境 质量变化趋势研究 淮河流域组 二O一O年十二月 目 录 1.1自然环境概况 4 1.1.1地理位置 4 1.1.2地形地貌 4 1.1.3水文、水资源 5 1.2社会经济概况 5 1.2.1行政区划 5 1.2.2人口(城市率) 6 1.2.3经济发展情况 7 1.3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9 1.3.1环境管理工作的发展 9 1.3.2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 11 1.3.3农村环境保护 13 1.3.4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14 2.1 监测情况 15 2.1.1监测断面 15 2.1.2监测时间及频次 16 2.1.3监测项目及执行标准 16 2.2 水质总体概况 17 2.3 淮河干流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17 2.3.1总体水质概况 17 2.3.2水质现状 18 2.3.3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 18 2.3.4 各时期水质变化总趋势 19 2.3.5 主要断面水质变化趋势 20 2.4 流域主要河道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21 2.4.1 总体水质概况 21 2.4.2苏北灌溉总渠 21 2.4.3淮河入江水道 23 2.4.4 废黄河 25 2.4.4盐河 27 2.4.5 新沂河 30 2.4.6清安河和淮河入海水道 32 2.5主要出入境河流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34 2.6 洪泽湖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45 2.6.1总体水质概况 46 2.6.2 水质现状 46 2.6.3洪泽湖体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47 2.6.4 洪泽湖富营养化评价 48 2.7 骆马湖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52 2.7.1骆马湖总体水质概况 52 2.7.2骆马湖水质现状 53 2.7.3骆马湖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53 2.7.4骆马湖富营养化评价 57 2.8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 58 2.8.1水质总体概况 59 2.8.2水质现状 59 2.8.3 变化趋势分析 59 2.9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62 2.9.1水质总体概况 62 2.9.2水质现状 62 2.9.2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63 3.10 通榆河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67 3.10.1 通榆河干流 67 3.10.2 通榆河供水河道 71 1、概述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南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在三江营南流入江,北流入海。全长皆约1000公里,总落差约1100米。淮河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980米,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地面落差约6米,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1.1自然环境概况 1.1.1地理位置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1°55’~121°25’,北纬30°55’~36°36’, 流域面积26.5万km2?,其中我省淮河流域面积6.53万km2,涉及连云港、徐州、淮安、宿迁、扬州、泰州、盐城、南通、南京等9个市的54个县(市、区)。我省淮河流域范围:北至江苏山东省界、西至江苏安徽省界,东至黄海,南以通扬运河、如泰运河为界与长江流域相邻。我省淮河流域被废黄河分为两部分:淮河下游区和沂沭泗区。1.1.2地形地貌 淮河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区,一般高程200~500m(85黄海高程,下同),沙颍河上游石人山高达2153m,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别山区高程在300~1774m;东北部沂蒙山区高程在200~1155m。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为100~200m,南部高程为50~100m,东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淮河干流以北为广大冲、洪积平原,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苏北平原高程为2~10m;南四湖湖西为黄泛平原,高程为30~50m。流域内除山区、丘陵和平原外,还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淮河以北是黄淮冲积平原,平坦辽阔,土层深厚,地面高程45米至135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15000~110000比降。北部萧、濉、宿、灵、泗诸县境,分布有低山残丘,高程一般在50~100米,萧县官山最高峰408米,淮北市相山峰顶342米,宿县乾山312米,泗县屏山119米。沿淮两岸,分布着湾地、洼地和湖泊,是淮河滞洪、行洪地带。淮南主要是山丘区,西部大别山以白马尖和天堂寨最高,高程分别为1774米和1729米;大别山以东,地势显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4c2bg5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