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 季 卫 生 防 病常 识挑战从祁连至酒泉,气温从-12℃降到-27℃,冻伤626人,占11%。其中90%以上为I、II度冻伤我军冻伤减员占总减员的4.2%~21.2%1951年1969年抗美援朝中印边界反击战珍宝岛反击战某师野营拉练志愿军冻伤减员率为14.9%,冻伤人数占卫生减员的51%我军部分部队冻伤率高达29.5%1962年某年12月主要内容Content无形杀手CO 其他防病常识 怎样预防上感 冻伤及其防治01冻伤及其防治冻伤是由于局部组织热量丢失造成组织冻结,以及冻结融化后的二次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1.1 冻伤的好发部位17%双足肢体末梢暴露部位46%双手1% 颜面会阴57%百分数总和超过100%是因为部分伤员同时有多个部位冻伤。1.2 发生冻伤的冷暴露时间1.3 冻伤的诱因严寒、潮湿、大风着装不当全身因素(饥饿、疲劳、伤病)冻伤的诱因吸烟、饮酒长时间静止不动冻伤的临床表现1.441%33%18%8%II°冻伤III°冻伤IV°冻伤I°冻伤真皮层水肿、暗红色疼痛、灼热感水疱2周表皮层红色、微紫色痒感、刺痛1周皮肤及皮下组织紫红、青紫、水肿感觉迟钝、消失组织坏死4~5周,后遗症肌肉、骨骼紫蓝、青灰感觉迟钝、消失组织坏死、坏疽2~3月,截肢冻伤救治的基本原则1.5迅速脱离寒冷环境01冻伤后6~8小时内损伤是可逆的,延迟救援和后送往往使伤员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02快速复温快速复温是目前治疗冻伤最有效的方法,组织保存较多,功能保留较好,尤其适用于重度冻伤。冻伤救治要点1.6无后送条件时,伤员可依靠冻足行走就医,但严禁已融化的冻足行走,以免导致组织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将受冻肢体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约30分钟,直至指(趾)端红润、血液循环恢复。无此条件时,可用体温进行复温。轻度冻伤者可采取局部保暖、涂敷药膏、伤口包扎等措施。中重度冻伤必须后送治疗。尽早脱离冷环境,脱去潮湿的衣物,包裹保温,给予热饮热食,避免再次受冻。冻伤救治要点1.6冻伤的组织温度觉降低或消失;冻伤的组织很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复温过程中的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并且一定会伴有疼痛没有快速复温条件时缓慢复温,或复温后无保暖措施,导致再次冻结,或因复温时疼痛而停止复温;或复温后立即活动肢体、行走…使用冰雪搓擦、冷水浸泡、捶打按摩等方法复温强行脱去与肢体冻结粘连的衣物、鞋袜;揭去或刺破因冻伤产生的水疱使用明火、发动机废气(温度超过50℃)烘烤复温方法不可取,好心办坏事个人防冻要点1.7三防六勤四不要勤锻炼勤准备勤抹防冻药膏勤烤、换鞋袜和鞋垫勤热水烫脚勤交流经验防寒:衣物、饮食、器材防湿:保持鞋袜、衣物干燥防静:静中求动、经常活动、以动防冻不要无准备单独外出不要赤手接触金属不要饮酒驱寒不要穿潮湿、过小的鞋袜不要长时间站立怎样进行耐寒训练1.8体育锻炼长跑、体操、球类运动等,其中以长跑最为有效冷水锻炼冷水泡手、洗脸、雪球搓身。水温越低,效果越好耐寒训练 是在低温环境中进行一定时间、一定强度反复多次的体力活动和冷暴露,能使人体对寒冷环境增强耐受能力的一种特定的适应性锻炼方法。冷空气锻炼增加室外活动时间,坚持每天室外活动6~7小时综合锻炼原则 :坚持循序渐进;要有足够的冷刺激强度;照顾个体差异;注意天气变化;坚持经常。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以其他方法 耐寒训练要从娃娃抓起!02凡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CO,家用煤炉、内燃机产生的废气是导致CO中毒的主要原因。警惕无形杀手COCO中毒原理2.115003001/3600特点无色无味无刺激密度小难溶于水全国每年因CO中毒致死约1500人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O2的200到300倍HbCO的解离速度为氧合血红蛋白的1/3600容易发生CO中毒的几种时机2.2寒冷季节使用煤炉取暖时燃料燃烧不完全可产生大量CO,若通风不畅或烟囱安装不科学,均可导致CO中毒。使用煤气、酒精炉、煤油炉烹调食物时,会产生一定量的CO,发生在密闭环境内易导致CO中毒。汽车停车后未熄火,长时间开启暖风或空调在密闭的车内休息时可导致CO中毒。此外,在密闭环境中使用发电机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因关闭门窗、未安装烟道、密闭隔断效果不好等原因,使得含有大量CO的烟气进入浴室,造成人员中毒。CO中毒的判断2O浓度(单位:ppm)320080020030分钟内死亡1小时内死亡50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301~2小时内头痛,3小时以上危及生命2小时候头晕、头痛健康成年人在8小时内可承受的最大浓度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CO最高容许浓度CO中毒的判断2.3有下列表现时要高度怀疑CO中毒头痛、眩晕、乏力、心悸、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口唇粘膜、皮肤、甲床呈樱桃红色、呼吸心率加快昏迷不醒、肌张力增高CO中毒的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