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上看新城.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驿道上看新城.doc

古驿道上看新城   在六枝特区郎岱镇,通往滇黔遗留的古驿道随处可见,站在古驿道上,可以看到今日的郎岱如一颗矗立在六盘水东大门的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旧城“修旧如旧”   历史韵味十足   郎岱镇位于六枝特区西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又是六盘水市万亩蔬菜基地、六枝特区第二中心城区、贵州省重点示范小城镇之一。   郎岱古城建于明朝初年,是通往泰国、缅甸的滇黔要塞,镇境内有一个小有名气的“打铁关”,相传夜郎国王曾多次在这里巡查、督战,平西王吴三桂三上云南也从此地经过。   “古镇”文化是郎岱旅游的重要载体。时至今日,古镇上依然有保存完好的观音阁、财神庙、龙宫祠等。古城中的木城址碑、古城墙、民居、兵役局、观音阁、江西会馆及文笔塔等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与国内众多“历史传承式”的古镇有所不同,郎岱镇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历史的交融――跨越明、清乃至民国三个时代的民居互融并存,农耕文化与商贾文化交相辉映。   行走郎岱古镇,既能看到明清时期的宗教建筑,也能发现会馆、盐号、马店等商贾气息浓厚的遗存。   然而,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栋栋古屋旁,一口口古井边,不时“冒出”的“瓷砖墙”、“落地窗”严重破坏了古镇特有的文化氛围。更有甚者,推倒了古建筑,盖起了水泥房……郎岱古镇,曾一度面临着保存与维护的尴尬局面。   为了留住历史发展的“影”,留住古镇旅游的“魂”,郎岱镇对现存的古镇实施了保护性开发,而开发的原则只有一个――修旧如旧,对现有古建筑全部按原貌进行恢复重建。   同时,郎岱还对现有的古建筑实施严格的保护,一律杜绝对境内古建筑进行拆建;严禁在规划范围内乱搭、乱建,力求保持古镇风貌,还原古镇文化。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古镇“不变脸”,郎岱一方面加大引导古镇居民转入城镇生活,另一方面,围绕古镇“做文章”,扶持古镇居民“转型”旅游服务业,让他们从“古镇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郎岱这一“修旧如旧”的做法,不但保护了古镇,更让郎岱的旅游增添了历史韵味。      新城“修新替旧”   现代气息浓厚   看完郎岱古镇,就可以步入郎岱笔直的“十里长街”,从郎岱的东头一直到西尾,两边高楼林立,很有现代城市的韵味。   站在从洒志来郎岱的盘山公路上,可以将郎岱的美景尽收眼底,如果在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更会彰显出小镇的繁华与现代。   长年居住在郎岱的老人们见证了新城的开发建设,新城不是仅仅拆除了破旧的房屋,更重要的是在建设理念上体现了多种元素的融合,既有“旧”的色彩,也有“新”的特色。   如今的郎岱镇区,超市、邮局、医院、幼儿园、电信、联通、移动等与发展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一样不少。“生活便捷了,和城里没有什么区别。”居民们争相告诉笔者,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新城的露天广场都是他们最好的去处,载歌载舞,悠闲漫步,欢声笑语连成一片。“空闲的时候,大家都聚在这里,跳的跳、唱的唱,喜欢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生活过起来真舒心。”63岁的文谋锦老人说。   作为拥有700余年历史的古镇,郎岱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独具特色,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剪纸、书法、二胡等传统技艺了。   郎岱镇的综合文化站,是最受小镇居民关注的地方。走进文化站,映入眼帘的是“新”与“旧”的强烈对比――展厅内陈旧的石碑、木雕摆放整齐,各类书法和剪纸作品挂满了整个墙壁,俨然一个小型博物馆。   为了让文化得以传承,让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郎岱镇还组织了秧歌队、腰鼓队、民乐队等,让有艺术特长的居民进得来、有舞台、能发展。近年来,居民们不但自己改编了《春江花月夜》、《茉莉花》等传统名曲,还创作了《我爱郎岱我的家》等歌曲。   伴随着全省上下城镇化加速推进,郎岱镇迎来了开发建设的高潮。截至目前,投资1800万元的夜郎大街已经建成,通过中央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实现了通组和串户两大“毛细血管”的有效串联;将廉租房与其配套基础设施“捆绑”建设,不但让低收入家庭实现“居者有其屋”,更让“居者”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舒适。   城镇形象在变,而与之相适应的,是郎岱镇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在投资280万元对镇卫生院进行扩建改造之后,郎岱镇形成了公、私医院并存,群众各取所需的良好就医局面。而郎岱镇党群服务中心及“一站式”办公楼的投入使用,又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省级示范小城镇,郎岱下一步将从优化试点城镇布局、支持服务业发展、试点土地增减挂钩三个方面着手,全力推动郎岱镇城镇化整体功能的提升。”郎岱镇镇长李恒付说。   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在郎岱镇,除了古镇“古”的元素和新城“新”的符号,还有一个兼具科技性和现代性的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园区的建设,使当地部分群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