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城市建设史要点资料01[精选]
第一讲 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与美洲城市
城市的起源
原始社会--- 狩猎、采集,有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
旧石器晚期--- 相对定居、土窑
滨水定居点的特征:
选址显示某种秩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建筑物布局显示出社会的等级关系
避邪符咒与占卜盛行
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革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
7000BC.-4000BC.---土地耕作者居民点,易碎不宜携带的陶器
罐子装物,房子装人---采用容器形状,减少建材用量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剥离出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品、货币交易、商人
4000BC.-3000BC.---城市产生---城市革命,文字---城市
城市:交通便利、利于交易、防卫需要
城市革命与城市的产生
第一批城市诞生于公元前3000-4000年
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
商人和手工业者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
产生了固定的交换商品的居民点
古埃及的城市
社会背景
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
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
公元前4000年左右,进入金石并用时期
公元前3500年,成立两个王国
公元前3200年,统一的美尼斯王朝
政教合一的国家体制,宗教很发达
法老陵墓和庙宇成为最主要的建筑物
城市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社会背景
1、历史沿革
4000BC. 原始社会过渡奴隶社会---3500BC. 上下埃及---3200BC.第一(MENES)王朝
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晚期四个历史时期
2、宗教信仰
人生短暂、灵魂永生、千年复活
生者之城简单马虎,死者之城神圣永恒,生死分离
3、建造水平
大量人力物力,多工种的合作
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学、几何学、工程机械等发展
防御水患
孟菲斯古城
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最南端
白色城墙围绕,白城
死者之城:
持续了千年之久:死者之城的存在
卡洪城
中王国时期
长方形、砖砌城墙
城市用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
城西为奴隶居住区
城东:路北为贵族区、路南为中产阶层
城东有市集
城市中心有神庙
城市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底比斯城
中王朝时期首都
分置尼罗河两岸
位于峡谷
神庙位于城中
金字塔改为石窟,凿岩为陵崖墓崇拜
神庙与死者之城
阿玛纳城
新王朝时期都城
崇拜太阳,宫殿和庙宇结合
没有城墙的带形城市
顺(尼罗)河布置
灵活的棋盘式道路格局
城市分北、中、南三个部分
北部有劳动人民住区
中部为皇宫、行政中心及庙宇
南部为高级官吏们的府邸
规划上的创新:明确分区,城市中心区的出现
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影响
用地选择上注意了因地制宜
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
古西亚文明
地理位置
发源于幼法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及
伊朗高原地区的西亚文明
历史沿革
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世纪)
埃及帝国和亚述帝国(公元前16世纪初)
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7-6世纪)
波斯帝国
马其顿帝国(公元前4世纪)
宗教信仰
多神教
天体(山岳台)崇拜
与国王(宫殿)崇拜相结合
宗教与社会商业活动一体
波斯时期露天拜火不设庙
成就--天文学、数学
建筑概况
山岳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
大型建筑一般建造在高大的土台上
建筑有大量的浮雕装饰
乌尔城
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平面为卵形;有城墙和城壕,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
宫殿及贵族僧侣的府邸位于西北高地
宫殿是四合院的,由若干院落组成
庙宇平面较为规整,一般是四方形平面
厚墙之外是平民和奴隶居住地
以山岳台为核心的公共中心
(税收、署衙、作坊、商店、仓库等)
房屋密集排列,街宽仅三米左右
新巴比伦城
3000BC.建巴比伦城---650BC.建新巴比伦城
城市跨越幼发拉底河两岸,平面为矩形
筑有两重城墙,城东加筑一道外城,设9门
城市主轴为北偏西,沿主要大道及河岸布置宫殿、山岳台与神庙
城中小巷是曲折而狭窄的,1.5-2米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东方贸易中心
公元前2世纪,沦为废墟
古印度城市
古印度文明与城市的兴起
印度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
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国家
2500BC.-1500BC.史前文化---哈拉帕文化的存在
1000BC.雅利安文化的冲击
住宅与城镇建设的准则
罗盘定方位
按规定划分地块和街道
公元前1000某些定居点出现了护墙
街道的形式区分:街道、宽街、环城街(游行用地)
城市中心高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