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李清照词作的愁情”境界
试论李清照词作的“愁情”境界
赵春蓉
(四川康定民族师专中文系,四川康定626001)
摘要 文章主要从李清照词作描写愁情这一角度入手,运用王国维的境界说分析了词作描写的愁情境界,说明其词已经达到情与景的完美统一;文章又以李清照南渡前后为界来分析其愁情境界的类型,对愁情境界的类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南渡前期淡淡的轻愁;第二,南渡后期浓浓的哀愁。
关键词 李清照词作;愁情境界;愁情境界的类型
说到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李清照,其特殊的女词人身份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在宋词史上自成一家,但如此著名的词人,她的词作留下来的不多,《灵谿词说》提到:“其《漱玉词》全书失传,其词作仅见于诸选本中。清《四库全书》著录之《漱玉词》,及采自毛晋汲古阁本,仅十七首。清末以还,王鹏连增辑至五十首……”[1]。李清照的词作虽不多,但其审美价值是颇高的,这种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女性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成功刻画、轻丽婉约的创作技法、以及对愁情境界的刻意而精致的营造等方面,尤其是在叙写愁情这一方面,李清照显示出其作为女词人的特殊方面,以女性的触角来写女性的闲愁和离愁,她刻画的淡雅的女子形象和温庭筠笔下妩媚娇艳的女子完全不同,她抒发的愁情也独具特色。其词作完美地凸现出愁情境界,把对愁情的抒写推到了一个极致;“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妇人有此,可谓奇矣。”[2]
一、李清照词作的愁情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3]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4]李清照词作就已经达到这种境界,即是对愁情的抒发和描写。这种愁情完全是出自李清照真实的内心世界。李清照出身官宦家庭,是封建社会的贵族女子,她才华出众,而且情感丰富。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出众的才华,并未能让这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忘却幽居深闺的苦闷。在寂寞闲暇的闺中生活里,词人只能用词抒发内心的愁苦,所以,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心态下,李清照词作绝大部分是写愁情的境界,是写生活中的闲愁、哀愁。 “对生活的热望被深深地压抑,只能寄情于堂前梅花,帘外海棠,闺中香篆。”[5]根据对李汉超主编的《李清照赏析》的统计,在李清照52首词作中,其中抒发愁情的词共有43首。可见,李清照写词遣怀更多是“遣愁情”。李清照词作写出了真境物、真感情。如下面这首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红藕罗裳兰舟锦书西楼孑然一身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此词写于绍兴四年(113)。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缪钺 灵谿词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P 332,
[2]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上)M:齐鲁书社,1983年,P 215
[3] [4],王国维 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P 1,P 2
[5]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 李清照论文集C:中华书局 ,P190
[6]唐正序 冯宪光 文艺学基础理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年,P85)
[7]缪钺 诗词散论 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P69)
[8]唐正序 冯宪光 文艺学基础理论 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年,P100)
[9]缪钺 灵谿词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P331
作者简介: 赵春蓉 (1978----),女,汉族,四川温江人,康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助教,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联系方式 0836-2856164,电子邮箱:zcrxzy@kdntc.cn
1
文档评论(0)